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古代诗歌评论)

导语:古代诗歌鉴赏之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专题解读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并对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元素加以评价。它侧重概括诗歌的主旨和简析形象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来的自己对人和事的看法、态度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它包括:对事物的态度、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对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它侧重对诗歌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情感倾向以及作品局限性的评价。

二、必备知识梳理

(1)常见题材情感:

咏史怀古诗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托物言志诗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山水田园诗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热爱自然。②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现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送别怀人诗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羁旅思乡诗

①天涯漂泊羁旅之愁,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孤苦。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③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忧怨愤慨之情。

边塞征战诗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③对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的赞颂。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⑥对和平安宁的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多样却不会杂乱无章。

(2)诗歌常见情感概括

忧国忧民之悲慨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愤慨 建功立业之豪迈 昔盛今衰之感伤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惜别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悠闲

黑暗官场之苦闷蔑视权贵之高洁 离别相思之无奈 贬官谪居之愤懑

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激愤

三、关键能力

(1)抓住或明或暗地点明情感的词句,善于分析,深入体悟诗歌内容的能力。

显性词语就是直接点明情感的词语,隐性词语主要有三类:一是指描摹人、景、物特征的词语;二是用了典故的词语;三是指表示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

(2)根据题材,分析意象,透过景物,抓住典故,把握思想感情的能力。

古诗的思想感情与诗歌的题材有密切关系,而诗歌总要具体描绘形象,在描绘出的形神兼备的形象(意象)中寄寓作者的主观情感,间接地表情达意。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景、物是诗人情感的最好载体。分析时要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要从景物色彩中揣摩。还要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

(3)理清诗歌结构层次,整体观照,前后关联的能力。

一要分析诗歌中各句各联的情感逻辑联系,读通诗歌的内容层次起承转合等,综合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二是综合利用标题、典故、注释、背景等因素来理解,尤其要把标题与诗句关联起来,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意识。

(4)多管齐下,准确定“调”的能力。

从标题、正文里找到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显隐性语词语(“情语”)是最主要的、最有效的办法。另外,还可以从景物时令冷暖色彩、人物举止、用典褒贬等角度定基调。然后要进一步找出作者愁喜悲乐的原因。

(5)要点齐全、表述规范的能力。

1.解答理解诗句内容类试题的方法:

①准确理解关键字词,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由表及里,发掘其深层含意。

②结合表达技巧甚至全诗主旨来理解诗句的深层意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2.解答概括评价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类试题的方法:

不论是局部设题,还是全局设题皆可按以下步骤答题:

①先概括。指出表现出了什么思想感情(或主旨)。如果题干只要求“概括”,就不必有以下的步骤了。

②联系诗歌内容,写出之所以是某种思想感情(或主旨)的依据。这是一个分析过程。

③如果要求鉴赏评价,可在分析之后进行具体评价。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