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王阳明说的格物是什么意思(格物王阳明)

导语:格物,以及王阳明的格物方式

王阳明

《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说:“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这八个条目该怎么排先后顺序,《大学》接着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是根本问题,基础问题。更基础的问题是:什么是物,怎么格。王阳明曾三天三夜对着竹子格,想要悟道,体力不支吐血晕倒了。关于物我的看法,看上去的确像个主客观两分法的认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哲学始终通过分类、推理等方式推演,有一种说法,西方科学是当时哲学在这种推演方式下的一个分支。而在中国,物我的问题与伦理问题混杂在一起,从始至终都带有神秘色彩。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讲:“物,犹事也。“王阳明在《大学问》中也讲:“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直接把物指向事,并将主客观联结一起。物和事这两个词本来有明显的区别,但到后来就越来越分不清。使得物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于是格物这个概念越来越成为一个做事概念。

《大学》里有句话讲“事”:“物有本末,事由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跟着规律做事,把事情做成,大概就是达道了。既然格物就是格事,当然研究终始、先后、趋势的学问比其他更为重要。所以虽然在工业、科学方面落后,在研究宇宙生灭和周期规律方面,中国从来不甘落后。在中国传统上,先后的问题比物本身性质的问题要重要的多。

格物非常重要,而且格局高的人格物最终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这一点印刻在我们的民族性之中。《大学》讲:“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反过去,翻过来讲,还是要学习事、物,钻研事、物,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才能有所作为。中国历史上讲时势、天时的书本比西方要多得多。一闲谈就是天下大势,这是显学。格物在我国历来都有一支纵谈天下大势的流派。

那么如何才能确保自己对于事物规律与趋势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依然是个玄学问题。王阳明引入了善恶和良知的概念,并且强调了心念的作用,后来总结了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无所谓正确与否,而只是善恶与否,而善恶自然存于人心,致良知,心即理。

这不是技术层面的修炼,这是信仰层面的坚定。结合着知行合一的说法,可以深刻体会到在中国传统中所说的格物,不是去研究物体,而实实在在是做事的概念。并且判断的最大的标准,在于做事的决心与坚定性。在王阳明看来,这也不是完全是玄虚的理念问题,如何去寻求一个坚定的价值观方向,还涉及到如何炼的方法论问题,王阳明强调了四个词:

惟精:他在《大学问》中讲:“盖其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而其体之惟一,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其条理功夫虽无先后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 “惟精惟一”,源于尚书,大概的意思就是,所有这些事情,必须要于一点发力。在事上炼,事上磨,而且具体是什么事,并不重要,只要是致良知的。尽心尽力:“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做事情要全力以赴。去私心:朱熹讲“去人欲,知天理”,王阳明譬喻人心如镜,镜子被私心弄脏了,则物不明。“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不自欺:尽心尽力和去私心都是面对事情及做事情时的要求,而不自欺就是反躬自省的要求,自己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要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这么多概念,意思其实也很明白,就是光读书没啥用,安安心心做事,才是中国传统认为的格物正道。王阳明说:知行合一。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美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