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家富出分家贫出赘(富家多败儿的下一句)

导语:农村人说:“家富多出‘忤逆子’,家贫易出‘守村人’”咋回事?

前两天在与一位老农聊天时听老农说了这么一句话:“家富多出‘忤逆子’,家贫易出‘守村人’”。由于这句话有些晦涩难懂,因此,尽管我对这句话着实是认真思忖了好久,但还是没有能够思索出这句话的意思来,于是,只好向老农进行了请教,老农告诉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家富多出“忤逆子”

“忤逆”一词出自汉朝陆贾所著的 《新语·辨惑》一文中,在该篇文章中有:“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这句话,自此以后,便有了“忤逆”一词

所谓的“忤逆”是指敢于违抗父母之命,不孝敬父母的一种行为。

那么,为什么说富人之家容易出现“忤逆”的孩子呢?

我们都知道富人家的家庭条件很好,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过于溺爱孩子的一种方法,让孩子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过于溺爱孩子却是一种非常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据心理学家介绍,如果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就容易使孩子产生以下结果:

1、自我中心化倾向

如果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受到了些许委屈,家长就会出面为自己的孩子“摆平”,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有保护伞“罩着”,自己完全可以横行霸道,为所欲为。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就会有一种“自我就是中心”的感觉,从而使自己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

2、失去独立自主能力

一旦孩子遭遇了些许困难,家长就会出面解决孩子的困难,从而会使孩子失去自己的创造力,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

3、失去应有的爱心

一旦过于娇惯孩子,孩子就会认为别人给予自己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而自己是不需要为别人付出的。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就会失去应有的爱心。

我们都知道爱心是做人的基础,一旦一个人缺乏爱心,那么,他就会冷漠地对待一切,在这“一切”里边就包括自己的父母。而一旦孩子冷漠地对待了自己的父母,那么,他一定会是一个“忤逆子”。

二、家贫易出“守村人”

所谓的“守村人”是指那些没有能够走出农村的人。

那么,为什么说家贫易出“守村人”呢?

一旦一个家庭非常贫穷,孩子从小就会为家庭的经济状况担忧,从而使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不自信的思想。而不自信的思想是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的,能够使孩子变得非常内向,能够使孩子害怕外面的世界,从而会使孩子因自卑而不敢施展手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失去创造精彩人生的动力,进而使自己终生一事无成,根本没有能力在外面干一番事业,最后使自己成为了世世代代的农民,沦落为了自己村子里的“守村人”。

以上所言,就是这句话的大概意思。

听了老农的解释后,我总算是弄明白了“家富多出‘忤逆子’,家贫易出‘守村人’”这句话所要表述的意思了。由此可见,劳动人民还是蛮有生活经验的呢!

本文内容由小璎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