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非暴力沟通精华解读(非暴力沟通经典句子解读)

导语:《非暴力沟通》:4个关键词,学会peace and love

我们一生,从呱呱坠地到离开人世,无时不刻需要与其他人发生联系,进行沟通。沟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也被鼓励着多交流多沟通,但是沟通不一定是平静欢快的,有的时候甚至是暴躁、暴力,常常听说“我们总是对亲近的人发脾气”,也就是我们的脾气可能缘由不同,但当亲近的人在当时想与我们说话时,我们往往会搞砸了。

细读《非暴力沟通》,让我们学习怎么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通过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来非暴力沟通。

一、细致观察,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关键要素是观察,我们要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能够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但要注意将观察和评论进行区分,我们听到评论时,会认为这是批评,而一旦认为听到了批评,起了逆反心理,这是就也不同谈论沟通了。评论时我们可能才使用一些主观性的语言进行评价,但观察力求用中性的语言来表达。例如马歇尔在书中举例,一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教师对认为校长是个大嘴巴子,而马歇尔只是想了解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教师的需要,这个“大嘴巴子”就是对校长的评价。再者,假如父母看见自家小孩儿房间乱糟糟或是作业还没写完,通常会说什么,你怎么这么懒?懒惰!那这时孩子的反应很可能是生气或者沉默地接受指责。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很难做到的。但这仍然是一个可习得的能力,尤其是话说出口之前,停顿一下,想想即将吐出来的语言是不是评价性质的。

二、学会表达感受,倾听自己内心

我们似乎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无论是爱,还是伤心难过,这与我们所处的社会氛围有关。大多数人很少看见父母在家庭场合中互相表达爱意,而小孩儿是学习大人的,没看见就不知道还需要表达了。同样作为男性,也很少被允许表露出伤心、难过这些情绪,常被鼓励要坚强、不要哭。

沟通最有效、最直击内心的是能够理解对方的感受,但第一步是我们要能够明白并且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假如问你现在心情如何,我可能会回答“还行,好,唉”。我的词汇之贫乏,以至于我都不明白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什么了?学习一些词汇,并在想要表达感受的时候记录下来。

三、需要,理解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面对不中听的意见或评价,通常会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职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当我们的需要被满足时,很有可能是指责他人,“你为什么不这么做!”或者责备自己,“我不应该这样的,下次再也不这样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没有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期待和想法,或者是用批评或评价的方式说了出来,这时候得到的反应常常是反击。但是如果我们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四、如何请求,才能得到积极回应

前面三点或多或少都提到了“清楚地表达”、“表达”、“不要评价”,但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一是提出具体的请求,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能够提出具体请求的前提是了解自身的需要,并清楚自己对他人有什么样的期待。二是请求反馈,我们表达出了自己的需要和期待,并同时希望得到反馈,清楚对方是否知道我们的意思。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避免无效沟通。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区分请求和命令,因为听到命令时,我们只看到了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而这两种选择都不是被非暴力沟通所期待的。马歇尔给出了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的方法,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表达目的,也是命令。

最后,我们不是生来就是“交际花”,不是每个人都能与他人友好沟通,沟通能力需要不断学习练习,才能让自己内心充盈。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