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一直不说话(对方不说话了该怎么办)
导语:“对方一不说话我就心慌…”为什么我们那么害怕别人的沉默?
在《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对“正念”有这样一些描述:
什么是正念?
“正念是刻意练习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以接纳的态度来觉察当前的体验。”
注意,既然是“刻意”练习的一种形式,那就意味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达到正念的状态,必须是有目标的、有方法、有步骤的刻意训练,才可以达到正念的状态。
“在正念的状态下,个体的思想与感受在意识中作为事件被观察,但是个体不对他们过度认同,也不以一种自动化、习惯性的反应模式对其做出反应。”
理解:保持“正念”状态时,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要在意识中观察自己的“所思所感”,即在这件事情中,我内心的念头到底是什么,我刚才的感受是什么。
这两点很重要,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时,内心的想法感受未必是与行动保持一致的。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士兵内心并不一定会热爱战争、无惧死亡;在家庭中相夫教子的女性未必真正热爱家务、享受“后勤”的角色;
所以,如果当前的状态让你很不安,很别扭,或者很委屈……静下来,仔细找找我们内心的想法和情绪到底是什么,而不是被环境、被他人、被自己当前的惯性行为带跑偏。
搞清楚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之后要怎么做?并不是就陷入心结和情绪之中不能自拔,而是“不对它们过度认同”。
什么叫过度认同?
恰好这两天在看《风起长林》,其中试图谋反的萧元启,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在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甘心当一个闲散王爷)和情绪(虽然周围人都告诉他父母之罪咎由自取、当前自身处境已属皇上格外开恩,可是他的内心就是愤怒)之后,陷入对想法和情绪的“过度认同”之中,认为自己一定要实现内心的想法,一定要释放情绪,所以最后起兵谋反,下场悲凉。
现实生活中过度认同的例子更多。
心理学开始普及后,有一个词开始被大家慢慢所熟知,“原生家庭”,很多在学业、事业、交友、家庭等方面问题频出的青年人开始反思,为什么我志向远大、勤奋努力,但是现实中却总是碰壁?
很多人把当前的困境归为“原生家庭之痛”:父母当年打骂虐待,让我性情胆小,结果成年后有机会也不敢去争取;父母自信偏心,让我内心存在严重不安全感,不管是交友还是婚姻,人际关系上都存在严重问题……
父母有错吗?当然有错,既然人无完人,而父母也是人,自然有他们的弱点和缺点;做子女的,小时候怒不敢言,长大之后不想再忍耐,直言自己当年的委屈和愤怒,这本无可厚非;大不了闹腾一场,痛哭过后,再要接受现实。
可是也有一些人,却是对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过度认同”——他们执拗地相信,今天的一切失败都是当年造成;如果不是因为父母,自己现在已经是某某一样的大人物,已经取得了怎样怎样了不起的成就。
他们是如此坚信自己的想法,如此沉浸于自己愤怒、不甘心中,浑然忘却,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可以改变,事实,就是事实。
所以我想,作者提到的“个体的思想与感受在意识中作为事件被观察,个体不对它们过度认同,也不以一种自动化、习惯性的反应模式对其做出反应”,其实包含三层意思:
1.要先观察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不管他们多么不合常理,不管自己有多
么羞于说出口或者愧不敢承认,只要是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就应该被重视,而不是被忽略。
2,找到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之后,不要一头扎进去,狂热地沉浸其中,而是与这些想法和感受保持距离。这个距离要不近不远,既要充分体会当年的感受,也要能理智地对事件开始重新评估。
这个过程,是现在“成年的我”对过去“幼小的我”一种接纳与安慰,让“幼小的我”知道,自己当年的伤心、失望都是正常的,是可以被理解的,自己是有资格去愤怒和委屈,去要求被爱、被尊重;
同时,也是“成年的我”与“幼小的我”一个正式的交接: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不用一直“卡”在当年的感受中——当年的我们弱小无力,面对困境束手无策,只能忍耐,只能愤怒委屈;可是现在的我们已经成年,已经可以保护得了自己,也有能力、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奋斗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么,还活在过去干什么呢?
“我”曾经是“你”,所以“我”认同;但是现在”我”已经不再是”你”,所以不会”过度认同”。
3.“适度认同”之后,有意识地去调整当前的反应,而不是不假思索地、凭借着惯性去行动。这其实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有了觉知但没有行动,那么所谓的觉知并不是真正的觉知,“知行合一”,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在这本《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中,作者之所以会讲到正念,是因为在心理治疗中,经常会出现治疗师的“回避体验”问题。
什么是“回避体验”呢?
其实就是治疗师在与来访者一起工作中,因为自身存在弱点、缺点,又无法即时察觉、即时改正,而把它们带到心理治疗工作中,从而对来访者的状态做出一些无意识但是错误应对的情况。
书中作者讲了这样一个案例:
治疗师与来访者一起工作时,总是会忍不住打断对方的沉默。一开始时,治疗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直到他与自己的督导一起观看会谈录像时,督导师指出,“这里……这里……这里……其实你都可以继续停顿,继续等待,而不是给出建议……”
那么,为什么治疗师会忍不住打断对方的沉默?
督导师帮他找出了答案,是因为对方的沉默引发了治疗师的焦虑——他太害怕这种焦虑了,以至于虽然理论上了解“沉默是会谈中非常有意义的阻抗”,但是还是忍不住去做点什么,让自己不再焦虑。
这就是“回避体验”——治疗师想要回避自己的焦虑感,所以他在无意识中对来访者的沉默做出了错误的应对,直到督导师发现他的问题。
其实,不管是心理治疗师,还是普通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敢面对、想要回避的缺点、弱点,只不过对于心理治疗师来说,对自我情绪能够充分觉察并快速调整意义更加重大,因为治疗师本身就是“工具”,而一把不锋利的刀,又怎么能劈开来访者内心重重迷雾,找到真正的问题?
而正念,就是解决类似于“回避体验”之类问题的一种办法,它让治疗师能够以一种接纳的态度来觉察当前的体验,明白“当下痛苦或愉悦情绪增加或减少而带来的自我观念实际上一种错觉”,从而对问题不再害怕,也就不再回避。
用上面案例来讲就是:
治疗师如果能够明白,一个会因为来访者沉默而焦虑的治疗师、一个暂时没有办法来处理这种焦虑的治疗师,并不就是一个不称职、不能解决来访者问题的治疗师,也许他就不会冲动地去打破沉默——我相信自身的专业价值并不因当前愉悦或痛苦的感受而有所增加和减少,那么,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
所以,作者提出治疗师练习正念的意义:
“正念必须成为新手治疗师的一种“必备的特殊胜任能力……在面对来访者最痛苦的情感时,要有一种特定形式的正念、情绪的自我觉察和非反应性通过正念练习,心理治疗师可以逐渐对自己更加了解和友好,并促进他们发展对来访者更加了解和友好的能力。”
最后,引用书中另一段话,
“……我们需要面对自己的局限性,聚焦于自己的失败之处,展现自己的弱点。没有人会天生享受这些,你时常会感觉到自己处于失望和厌倦之间,当下只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收获与回报只能在展望未来中期待……”
共勉。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