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佛教的居士是什么意思(佛教的居士五戒指)

导语:佛教的居士

居士一词在古印度,是居家富贵而又崇信佛法的人或在家有道之士才能称为居士。佛教居士是居家学佛之士,是正式办理三皈五戒,在家学习佛法的佛弟子。

佛教居士分为男居士和女居士,男居士称优婆塞,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指亲近皈依三宝、接受五戒的在家的佛教男信徒的通称。女居士称优婆夷,是梵文的音译,意为近事女、近善女、清信女等,指接受五戒的在家女性佛教徒通称。

现在有一些人拿一本佛教皈依证,去佛教名山、寺院参观游玩,自称是信佛的居士,还能免门票,其实是对佛教的一种讽刺。

因为要成为一名合适的居士,需要达到五个条件,

一、信具足,树立对三宝的坚定信念,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这种信念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二、戒具足,就是居士所要持守离杀生、离偷盗、离邪淫、离妄语、离饮酒基本五戒。

三、闻具足,就是居士在听闻了正法以后,能够按照听闻而来的教诫去受持和实践,从而验证佛所说的真实不虚。

四、舍具足,要求居士舍弃俗务,剃除须发专精修道。

五、慧具足,就是修行四圣谛和八正道法门。

佛教中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样的人,大体上才可称为居士,但具足了舍具足与慧具足的居士,是可以与出家比丘相提并论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快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