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为什么小孩的脑袋很大(小孩子脑子里长东西的原因)

导语:孩子小小的脑袋里,为啥总有着大大的“问号”?聪明的父母不嫌烦

文/孕妈咪育儿经(原创丨欢迎转载分享)

法国一位家喻户晓的儿童教育家,弗朗索瓦兹·多尔多曾经说过:儿童是处于知识源头的人,他们是提出真正问题的人,寻找着成人没有的答案。

逛超市的时候,旁边有一个大概3岁大的小女孩,和妈妈发生了如下对话:

“妈妈,为什么要买沐浴露啊?”

“因为我们洗澡的时候要用到它。”

“为什么呀?”

“因为沐浴露能抓住身上的脏东西,然后我们就干净了。”

“为什么它会这么厉害呢?”

“因为它有一种超能力。”

“哇塞,什么超能力啊?怎么得到啊?我也要学,我也要抓脏东西!”

……

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听到小女孩向妈妈抛了四五个“为什么”,后来,这对母女又进行了什么对话,就不得而知了。

孩子这颗小小的脑袋里,为什么接连不断地总有着大大的“问号”呢?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父母都能感同身受,一边称赞孩子的爱学爱问,但是一边又感到心累,毕竟,前方还有“十万个为什么”在等着呢。

从降临到人世间开始,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一般,而“为什么”的出现,标志着孩子开启了对世界认知和探索之旅,从无知到知的这个过程,将会让孩子这张白纸逐渐变得丰富多彩。

一般的孩子在1岁左右开口说话,经过一段锻炼和适应时间,他能咬字清晰、吐字组词后,便开始对眼前的万千世界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大概在2~7岁左右,是大多数孩子问“为什么”的一个高峰期。

慢慢你会发现,孩子的脑袋虽然不大,但是脑洞是真不小,孩子所提出的那些疑问,小到日常生活的琐事,大到天文地理的研究,让很多父母“吃不消”。

出于不耐烦的态度,又或是因为实在答不上来,总之,被孩子问得多了之后,父母经常用“你哪来这么多为什么”这句话敷衍了事,因此抑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倘若父母总是用这种消极的态度,来应对孩子的“为什么”,可能会换来孩子的自卑内向、无知愚钝,从而扼杀了一个好奇宝宝。而聪明的父母往往不会这样做,不但不嫌孩子的发问烦,反而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回应,尝试更好的交流方式。

当孩子问你“为什么”的时候,父母多给他点回应,或许能还你一个惊喜

一:孩子能主动发问是好事,父母尽可能“给回应”

孩子懂得发问是值得鼓励的,如果能主动发问更是好事,说明他的大脑运转和语言表达,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标准和层次,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能力给予回应,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或许他能还给你一个惊喜。

如果被问得烦了、问得难住了,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实话,比如现阶段还不需要懂、以后慢慢就明白了、父母确实不知道等话语,总比直接敷衍或是拒绝要好。

二:父母反过来去发问孩子,有助于拓宽“知识面”

若是你家孩子正处于强烈好奇和求知的阶段,父母不妨多对孩子主动发问或者提几个反问,这样孩子的大脑不仅仅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还对你的问题进行思考,说不定还能获得新知识。

这个工作其实非常简单,在日常生活随时随地都能做得到。

当你从冰箱里拿出西红柿的时候,趁机问问孩子:这是什么?英文怎么说?西红柿能怎么吃?西红柿是怎么成长的呢?待会咱们找一本植物的书,看看西红柿是如何生长的好吗?

三:父母回应和发问孩子时,将语言表达“童趣化”

成人与孩子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对于他们来讲简单、有趣是最重要的。因此,父母回应或者发问孩子问题时,要符合孩子智力水平的发展,注意用词和语境的使用,减少学术、深奥、冗杂的表达,尽量通俗化、形象化、童趣化,这样便于孩子更好地理解。

问题:天上为什么会掉下来水呢?

学术型回答:由于冷气流和热气流相遇,在天上凝结成小水珠,就下雨了。

童趣型回答:那是因为天上的冷气妹妹和热气姐姐碰到了一起,愉快地玩耍出了小水珠,然后就从天上掉下来了。

PS: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和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小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