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睡觉的工人(睡觉的功夫叫什么名字)

导语:睡觉的工夫

弟子问,“怎么理解‘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这句话?”

阳明说,“良知原本就是知昼知夜的。”

弟子又问,“人睡熟的时候,良知便不知了吧。”

阳明说,“若是不知,为啥一叫就能答应呢?”

弟子问,“良知如果是常知,为何又有熟睡的时候呢?”

阳明说,“夜晚就要休息,这也是造化的常理。进入夜晚,天地混沌,那些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消失了,人的窍门也都收敛了,这便是良知收敛凝聚之际。次日天地又再开明,万物露出生机,人也就因耳目又有了听见、看见的功用,所有的窍门又重新就位,这便是良知妙用生发之时。可见,人心与天地是一体的。所以孟子才说‘上下与天地同流’。如今的人不懂休息,夜晚不是睡得昏沉,就是胡思乱想做恶梦。”

弟子接着问,“那睡觉的工夫如何用呢?”

阳明说,“知昼便是知夜了。白天良知是顺应诸事不滞留,夜晚良知自然是收敛归一,有梦就是预先有兆头。”

阳明又说,“夜晚的气息生发之地便是良知本体,它不掺杂丝毫的物欲。修学之人在遇到事物纷扰之际,就要常如这夜气之时一样能够归根,这便是你开头问的‘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耘芜道观: 这一段的问答就很具有禅宗意味。

熟睡中知道应答的是谁?弟子以为良知是人认知的对象物,所以他以为熟睡就像死去一样,却不知那不死且鲜活的,正是良知本体,这好比是F家说的第八“阿赖耶识”。简而言之,良知,就是那个能让你看、听、走等一切作用背后的觉知本身。

是身体需要睡觉,不是良知,因为白天诸事费神“耗电”。无论你如何“顺应诸事不滞留”,依旧还是会费神耗电。灯泡要休息睡觉,电是不需要睡觉的。灯泡就如身体,电,就如良知。

实际上,良知,也就如老子证道后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老子称,我不知它是谁,也不知谁生了它,勉强给它取个名,叫做“道”。而阳明龙场悟道后给它定的名即——“良知”。)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