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的区别(鹿茸鹿茸)
导语:您是否还分不清鹿茸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今天我来详细说明
1.按茸体分枝形状分类
( 1)具有一个分枝的花鹿茸称为二杠茸,质地较嫩,一般茸毛细腻光洁,质量较好。具有两个分枝的花鹿茸称为三岔茸,由于生长时间较长,故颜色较深,质地较老。
(2)具有一个侧枝的马鹿茸称为单门;具有两个侧枝的马鹿茸称为莲花茸,三个者为三岔茸,四个者为四岔茸。莲花茸大挺长达33厘米,下部有筋棱,断面蜂窝状,小口较大。
二杠茸
2.按采收方法分类
(1)锯茸,多呈圆柱状分枝,枝顶钝圆,大挺长14~30厘米,多具1~ 3个侧枝,分叉间具一灰黑色突起筋脉,侧枝长9~18厘米,直径较主枝稍细,锯口面类白色,较老,外围常骨化,有致密的蜂窝状细孔(子眼),茸皮棕黄至灰褐色,布有细茸毛,上密下疏,柔软光润:较老的锯茸茸毛稀疏粗糙,下部表面有纵行棱纹,体轻。
二杠茸每年可采2次,因此又有头茬茸和二茬茸之说。
茸毛细腻柔软、排列分布规整,锯口95%以上呈椭圆形,看不到骨化圈,茸体质地松软且甚轻。
②二茬茸:又称再生茸。再生茸质劣,易识别,花岔很少见,-般皆为花一杠。再生的花二杠大挺、门庄不相称,大挺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多呈扁形,有成不规则的棱,表面凸凹不平。门庄较短。茸皮薄,多为灰黄褐色、少有暗褐色茸毛粗糙且硬,有些竖毛粗而发黑,形成特异、蓬松,一 束束不规则 上竖排列。口不圆,近似方形,能看到骨化圈,锯口外圈多骨化,茸体较重
(2)砍茸:系连头骨之茸,外形与锯茸相同,但茸角与脑骨相连处呈环状膨大,表面粗糙或具突起的小疙瘩(钉),脑骨前端多平齐,后端有一对弧形骨分列两旁(俗称“虎牙”),脑骨表面
梅花鹿取茸
3.按鹿茸动物基源分类
(1)花鹿茸:即梅花茸的鹿茸,亦称黄毛茸。
(2)马鹿茸:即马鹿的鹿茸,亦称青毛茸。
4.按加工方法分类
(1)排血茸:基本保持原色,有光泽,色调柔和一致,仅基部有血管痕迹,锯口洁白,手感较轻,以手按之有弹性,饮片圆形或破碎薄片,胶质透明无胶质化,外皮薄,呈浅棕色或灰黄色,气微腥,味微咸。
(2)带血茸:表面色乌,茸基部皮肤有明显血迹,饮片形状同上,外皮较硬,皮色暗灰黄,饮片多呈黑色或血色,茸的尖部首层白如蜡,油润如脂,气味腥浓,味微咸。
鹿茸连刀切
5.按饮片炮制方法分类
(1)鹿茸片:外观为圆形薄片,无茸毛,半透明,微显光泽,质坚脆,气微腥,味微咸。鹿茸片有血片(蜡片)、粉片和老角片之说,角尖部鹿茸片为血片,中上部为粉片,下部习称老角片。
花鹿茸血片表面浅棕色或黄白色,外皮无骨质,红棕色或棕色,质坚韧;粉片和老角片较厚,表面粉白色或浅棕色,中间有蜂窝状细孔,外皮无骨质或略具骨质,周边粗糙,红棕色或棕色。
马鹿茸片的表面和周边呈灰黑色,中央米黄色。血片外皮较厚无骨质,质坚韧。粉片和老角片较厚,有细蜂窝状小孔,外皮较厚,无骨质或略具骨质。
(2)鹿茸粉:为灰白色或米黄色粉末,气微腥,味微咸。
本文内容由小纳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