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拼音认字的内容(幼小衔接应该先学拼音还是认字)

导语:幼小衔接就是让孩子学拼音、识字?这些学前的迷思家长要明白

大家好,我是二胎妈妈小燕。

“马上一年级了,得赶紧让孩子学拼音,否则开学跟不上……”

“孩子大班了,得让孩子练字,否则写得慢,每天熬到半夜……”

“马上小学了,赶紧让孩子多识字,否则都不会读题……”

去年,作为大班孩子的家长,很多妈妈都会热心地给我们传授一些幼升小经验。尤其是在听到很多妈妈说自己孩子拼音学完了,识字几千,字迹工整,我瞬间不淡定了,觉得自己的孩子拉后腿。

每天除了督促大宝练字,我还带她看四五快读,在网上找了很多拼音资料带她学,而她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拖拉。以至于半年过去了,四五快读她只看完两本,拼音资料只看了几页……

在忐忑中,我们迎来了小学老师的家访,当我咨询班主任小学前需要提前学拼音,需要准备什么时?老师的一番推心置腹给我吃了定心丸。

老师告诉我,不用提前学拼音,入学后她们会循序渐进地学拼音,识字,而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带孩子阅读。

到现在为止,大宝上一年级一个月了,我发觉自己过去真的是杞人忧天,白白给孩子和自己徒增焦虑。尤其是在听了大宝的语文课堂后,我发现课堂上的拼音教学有趣、有料,还会让孩子兴致盎然地玩拼音,比我费劲巴拉地教孩子效果好太多。

正如李怀源老师和常青藤爸爸的《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书中所说:“幼小衔接年龄段的孩子的主要任务不应该是大量、无意义地进行机械记忆,让他们识字、学拼音、背古诗,而应该是打基础-听有意义的内容,说孩子自己的想法,训练她们的听说能力。

书中给我们列出了幼升小阶段的一些迷思,希望家长们莫踩坑,给孩子和自己徒增压力。

迷思一、学前阶段强迫孩子写字

去年,我就因为看到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字写得端正整齐,开始带着大宝开始练字。因为着急,我强迫她每天写3页字,想当然地觉得练得越多就会越好。

但是事与愿违,孩子坚持练字几天后,就懈怠,要么找各种借口不去写字,要么写字过程中各种幺蛾子走开,每次都是在我的发火、生气中才会不情不愿地写几个字……

《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书中讲道,人为地提前训练孩子练字是不提倡的,不仅对孩子无益,对小学老师也是困扰。因为孩子五六岁时,视力、腕力还没有发育完善,强行让孩子每天写字,孩子会出现离书本过近,握笔力量不足等问题。如果强迫孩子写,就会导致出现坐姿、书写姿势、握笔方式不正确的问题,上小学后就很难纠正过来。

迷思二:学前阶段教学龄前孩子学拼音

因为听很多妈妈说,小学拼音只学几周,如果不提前学,就会跟不上进度。我不仅给孩子买了拼音发声书,汉语拼音挂图,在网上找了很多拼音学习的资料,希望帮助孩子轻松迎接小学生活。

结果是资料囤了很多,孩子勉强只学了一点,我和孩子的压力倒有增无减。

书中讲道,拼音是识字的工具,孩子在没有学习识字之前单纯地学习拼音是本末倒置。现在小学课本里的学习都是先学识字,后学拼音。没必要让学龄前孩子提前学习拼音,不过如果当地小学有要求,家长可以适当地教孩子一些基本内容。

迷思三:送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一些家长在孩子大班后,会把学龄前孩子送去上幼小衔接班。因为很多过来人妈妈都会告诉幼儿园家长,提前学可以让孩子自信,以免孩子上学后赶不上进度。

《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书中讲道,让学龄前孩子提前上幼小衔接班学习知识,以防入学后赶不上的忧虑是多余的,不建议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如果孩子学习能力相对强,即使零基础,上学后一两个月就完全赶上来;如果学习能力中等,正好跟上学校的进度,因为中等水平的孩子是学校关注的主要群体,老师也是根据中等水平的孩子来教学;如果学习能力相对弱些,家长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孩子自信,而不是提前上幼小衔接班。

当然,如果学校对拼音、识字有要求,家长可以抽时间给孩子玩中学,在情景中学,比如阅读中识字,生活中口语交流,看英文动画片,带孩子购物学数学,而不是拿着小学课本教孩子机械地学,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如果家长没有时间,可以选择那些会教的幼小衔接班。所谓的会教不是指老师教的知识多,而是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可以在自然的状态下习得识字和拼音。

家长最好去实地考察下幼小衔接班的孩子的学习状态、精神状态,是精神饱满还是萎靡不振?好的幼小衔接班会用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教具和方法,让孩子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而不是机械地学和背诵。

写在最后

与其超越孩子年龄特点,强迫学龄前孩子识字、学拼音、练字,从而事倍功半,让孩子和自己精疲力竭,不如多带孩子阅读,把童年还给孩子,训练孩子的听和表达的能力。

有些事,慢慢来,才比较快。你觉得呢?

本文内容由小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