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刀币价值(齐国刀币是什么材质)
导语:历史上最早的纪念币:齐国刀币
上期介绍了燕国与赵国的刀币,这期给大家说说齐国的刀币。
齐国的货币在姜氏时代,估计刀币、布币、圜钱在民间都曾经流通使用过。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田氏灭姜氏篡位之后,开始专门铸造使用刀币。
齐国的刀币与燕赵两国的刀币不同,体形硕大,文字高挺,铸造精整。刀首内凹,周边有边郭隆起,刀柄面背中间均铸造有两道竖线,圆环的直径比较大。流通区域仅限于齐国境内,历年的出土报道多集中于山东省潍坊、烟台、临淄、济南以及南部的沂河、沭河流域,齐国以外极少被发现。齐刀形制独特,选料精细,制作精美,在各国刀币中首屈一指。
根据刀身外缘与刀柄相接处是否中断而分为断缘与不断缘两种;根据刀面文字数量可分为六字刀、五字刀、四字刀、三字刀等四种。另外还有一种“明”字刀,俗称齐明刀。
六字刀(拓图)
“六字刀”有两种,一种文字为“齐建邦长法化”,简称“建邦刀”,通长约18.2-185毫米,宽28-29毫米,重42.3-47克。实际上,除了第一个字“齐”,其余五个字始终都有争议,最后两字钱币学界多读为“法化”即国家的法定货币;古文字界多释为“大刀”即大型的刀币。分歧主要是在第二个字,其中以释读为“建”“造”“返”较为有影响,实际上三种释读,字义上都通畅,并与齐国的历史也能联系起来。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齐襄王依靠田单驱逐燕军,复国之后所铸造的。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公元前386年周室接受田和为齐公的称号后铸造得。这两种都有开国或重新建国的意思,是为了纪念而铸造,因此,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念币。
另有一种六字刀,文字为“即墨邑之法化”,简称“即墨刀”,通长约180-190毫米,宽28-30毫米,重51-61克。也有将“邑”字释读为“墨”字的末笔而称为五字刀。即墨本来是一个独立的小国,春秋末年被齐国所兼并,地点在今天山东省平度东南。即墨邑在田白父子篡夺齐国政权时曾经给予过支持,因此田氏上台后,即墨的地位就比其它的邑重要,而发行了即墨刀。即墨刀刀身较宽,分量较重。另外还有背铸“辟封”“安邦”的即墨刀,估计也是齐襄王复国时铸造的纪念币。
五字刀也有两种,一种文字为“即墨邑法化”,因为比“即墨邑之法化”少了一个字,因此简称“小即墨刀”,通长约140-160毫米,宽20-22毫米,重33-35.5克。出土发现的比较少。估计是燕国攻占了齐国大部分的领土之后,齐军退守即墨时铸造的。后来田单正是以即墨为基地反攻燕军,才收复齐地的。另有一种文字为“安阳之法化”的五字刀,简称“安阳刀”。安阳刀通长约180-185毫米,宽28-29毫米,重44.5-50克。刀缘中断。制作技术特别工整,文字高挺,表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安阳为地名,具体地点最早有人说是《左传》的安革,在济南附近。后来又有人认为是在曹县以东,或在莒县附近,众说纷纭。铸地虽然存有疑问,但是时间应该是在田齐初期,即公元前4世纪。
四字刀的文字为“齐之法化”,文字秀雅,数量较少。刀身通长约115-189毫米,宽27-30毫米,重44.5-53克。四字刀没有减重的迹象,发行流通应该是成功的,反映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为田氏代齐奠定了基础。
三字刀(拓图)
三字刀也有两种,一种文字为“齐之化”,数量较少。另一种为“齐法化”,数量较多。三字刀通长约178-190毫米,宽26-30毫米,重40.8-52.4克,是齐国刀币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背文复杂,有的是纪范文,有的是干支纪年,有的是纪地如丘、安、方、易等,也有类似于吉语的,如吉、行大等。三字刀的制作比较粗率,是田齐建国之后通用的法定货币,流通使用的区域最广,时间也最久,形制、重量基本保持一致,也基本上没有减重的现象,可以说是古代一种发行比较成功的货币。
齐明刀(拓图)
齐明刀的面文为“明”字,背文有“齐化”、“齐化共金”、“莒冶齐刀”、“莒冶刀”等。通长约140毫米,宽约16毫米,重11.9-19.2克。虽然是在齐国铸造的,但是却有燕明刀的面文及特征,因此被称为“齐明刀”,一般较燕明刀要轻小。又因为最初是在清朝嘉庆年间出土发现于山东省博山的香峪村,因此又被称为“博山刀”。一般认为背文有“齐化”字样的,应该就是燕国的名将乐毅占领齐国时所铸造用于齐国境内的贸易币。
近年在山东省多处还出土发现有一种燕国的尖首刀,但是刀的首部却被剪去一截,俗称截首刀。招远地区曾经一次出土162枚。燕国的尖首刀,为何会在齐国被截去刀首的部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释。我个人认为,这可能与找零有关,或者是也可能和乐毅伐齐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下一期就给大家说说管仲是如何以齐刀币为武器,进行货币战争的。
欢迎阅读、关注、转发。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璎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