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这些纹饰可不是龙千万别认错了英文(什么龙纹)

导语:这些纹饰可不是龙,千万别认错了

在中国的文化里,龙是一个被神话了的动物,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当它们表现在纹饰上时,你能认出来吗?

实际上,在玉文化中,还有其他被神话的动物,它们有的长的很像龙,但是确另有其名,汉语拼音已经备好,阅读无障碍。

蟠螭纹(pan chi)

蟠螭纹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民间传说蟠和螭都是龙之子,蟠“盘曲而伏”,螭则是一种没有角的龙。古代青铜器上的蟠螭纹,其身体和腿似龙,而面部似兽,此纹是春秋战国和汉代玉器上的主要纹饰之一。

战国时期,蟠螭纹为圆眼大鼻,双线细眉,猫耳,颈粗并且弯曲,腿部的线条也呈弯曲状,脚爪常上翘,身上一般用阴线勾勒,尾部有绞丝状的阴刻线。

汉代,蟠螭纹为眉上竖而内勾,眉毛浅,若隐若现,眼眶外侧略有下坠,鼻梁出现细线划纹,身体与战国时期相比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尾部出现两个卷云纹组成的尾巴。另外,蟠螭纹有时也出现三条腿。

南北朝时期,蟠螭纹的眼梢稍长且有弯度,嘴边两腮多有凹槽,有的刻有浅细而柔软的长角,头上有的长角,有的无角,腿短,前腿一般只有一个,故也是三条腿,有时前腿也伸出一点作为第四条腿,尾部粗壮,尾部的卷云纹较以前宽了一些。

唐代,蟠螭纹的颈有人字形,脊有阴刻线,有的在腿部大胛骨的关节处刻有类似云纹的纹饰。

宋代,蟠螭纹最大的特征是鼻子下有一条很宽的阴线,好像凹槽一样,这是以前各代都没有的。

元代,蟠螭纹的头额宽而高,眉、眼、鼻、口都集中在整个面部下方,仅占面部的三分之一,颈项低下,许多地方已被毛发掩盖。

明代,蟠螭纹的变化很多,头型较元代为短,眉、眼大多由面部中央勾出,眼形很多,形象有爬行、上升、伏形、盘旋等,气势磅礴,形态美观,有的螭身上正中部位还突出有锋芒的直楞线。

到了清代,蟠螭纹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前各个时期所不具备的纹饰。

夔龙纹(kui)

从古代典籍记载来看,夔的形象一般为大头,大嘴,无角,蛇身,有的一条腿,有的两条腿。

如《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概以雷兽之骨,声闹五百里,以威天下。”

可见,夔是一种青黑色怪兽,没有角,只有一条腿,用它的皮做的鼓,响声能传五百里之遥,可知夔的体积不会太小。夔是山野怪兽,人们都认为它是龙的一种,故亦称之为夔龙。夔龙纹为躯体为龙形而短小者,不论是侧雕一足或双足,都称之为夔龙纹,也简称夔纹。

夔龙纹是一种最早出现的龙纹,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的玉器上,但是玉器上的线条要比青铜器上的柔和,并且多与人面结合在一起,阴刻线除了单线之外也有双刻线。我国玉器上的纹变化很大,战国和汉代是菱纹的兴盛时期,以后逐渐消亡。

饕餮纹(tao tie)

据记载,饕餮是一种贪吃的动物,当初是蛮夷的名字,应该是一个民族的图腾,《说文》就解释为:“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另外,传说龙生九子,警餮也是其一,是一种贪婪的恶兽。可以说,饕餮纹是图案化了的怪兽兽面纹,故又称“兽面纹”,具有一定的警戒含义,即叫人节食,不要贪吃。

饕餮纹大多琢于鼎盖之上,琢在玉器上的也不少见。凡是在器物上见一只恶形恶状的兽面,仅琢一面孔,而无下巴者,我们都称之为饕餮纹。

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的玉器上常常可以见到此纹,一般作警世之用。兽面纹在各个时代有着不同的特征,其演变与青铜器上的纹饰演变一致。

虺(hui)纹

虺是传说中一种有剧毒的小蛇,凡在玉器上琢有小蛇一类纹饰的,便是虺纹。很多地纠缠蟠绕在一起,便叫作蟠虺纹。

《释玉》曰:“小曰虺,大曰蛇。”可见虺属蛇类。古代玉雕上的触纹,大多无足,有的雕一只头,有的雕两只头。实际上古代人画蛇画龙,有的有足,有的则无足。无足蛇固为蛇,有足蛇则像俗说的四脚蛇,当属蜥类了。

虬(qiu)

虬也称蟠虬、虬龙,据《说文》记载:“虬,龙子有角者,”可见就是古代传说中龙生的九子之一,但是它头上没有角。虬纹便是没有角的龙纹。

这些神奇的动物再用几何纹饰表现出来,更增加了儿分神秘的色彩,再同玉制礼器相结合,就起到了一种通民神、通天地的作用。

虬纹也是古玉器造型和装饰常用的纹饰之一,如仔细对比,就会发现虬纹与螭纹、饕餮纹、夔龙纹等兽类纹饰有很多共同之处,这可以说都是古代龙纹多样性的反映。

本文内容由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