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石夹红和花盖区别(石夹是什么)

导语:别争了,“石夹红”和“花盖”都是日本蟳

秋风起,蟹子肥,又到了大快朵颐的季节。清代李渔说,“蟹之肥而鲜,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此言甚善,然李渔见识短浅,只钟情于河蟹,对于海边人来说,还是海蟹更胜一筹。

图〇:三疣梭子蟹

以青岛而言,能够堂而皇之走上市民餐桌的海蟹有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日本蟳。三疣梭子蟹自不必多说,个大肉多,脂膏肥满,不但是北方海蟹的主力军,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海产蟹,不用之一。日本蟳的个头偏小,名头略低,但味美不输前者,一样拥趸众多。青岛一般称之为“石夹红”,大连叫它“赤甲红”,“夹”还是“甲”就不必深究了。

图一:日本蟳,李昂杜父鱼

日本蟳,学名Charybdis japonica,梭子蟹科(也叫蝤蛑科)蟳属,中文名中的“日本”来自于种加词“japonica”,实际产地不限于日本,而是广布于日本、马来西亚、红海、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半岛等地海域,一般生活于低潮线、有水草或泥沙的水底以及或潜伏于石块下。市售日本蟳以野生海捕居多,人工养殖可能较少或无,据说宁波一带有。

日本蟳亦属梭子蟹科,可以认为是一种广义的梭子蟹,但体型偏圆钝,除前方额缘有明显的尖齿6个和前侧缘亦有6个宽锯齿之外,总体上线条柔和,更接近于扇形。其螯足强壮有力,左右略不对称,最后一对足是游泳足,特化为桨状,以利其水中遨游,此乃梭子蟹科的共同特征。荀子曰“蟹六跪而二螯”,大概并不是荀子不识数,而是他看到了海蟹,最后一对游泳足算是搭配的零碎儿,忽略未计。

图三:日本蟳幼体

螃蟹的形态相对固定,但体色却不一定。雄性三疣梭子蟹一般为蓝绿色,雌性为深紫色,但这只是多数情况,实际上体色随环境变化而不同,各地所产均有差异,甚至还有完全蓝化的个体,日本蟳在这一点上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图三中是日本蟳幼体,年方幼冲,颜色明快柔和,然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不同的生长阶段都有所不同,成年以后长成什么德行就更说不准了。

图四:花盖

图五:石夹红

特别指出一点,日本蟳有两个基本色型:灰绿和棕红。青岛语境中的“石夹红”,指向日本蟳的棕红色个体;灰绿色个体的日本蟳,背甲上通常有花纹出现,常被呼为“花盖”(可能也包括未成熟个体)。很多人固执地认为,“花盖”和“石夹红”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螃蟹,误矣。这俩虽然看上去区别不小,但从生物分类意义上来说,二者确为同种。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你不服不行。

图六:左石夹红,右花盖

从外观上看,“石夹红”体色庄重,螯足强大,更有威武雄壮的感觉,“花盖”则略显猥琐,螯足也小一号。人们多属外貌协会会员,一句“他长得好看”顶过万千缱绻,所以往往更偏爱“石夹红”,并认为后者在味道口感上亦远逊前者,市售价格也有高低之别。这也许确有客观基础,也许是心理作用作祟,反正以我之愚钝资质,应该是很难尝出来的。

关于二者的区别,大连海洋大学曾有过多项专门研究,其中一项是在选择交配实验中对比配偶选择,结果表明雌性“石夹红”和“花盖”和两脚兽眼光差不多,倾向于选择雄性“石夹红”做配偶,更喜欢与之共效于飞之乐,交配率显著高于与雄性“花盖”的交配率。但这种差异并不是体色造成的,因为人工染成棕红色的“花盖”对雌蟹的吸引力并未增加。

在另一项研究中,统计了蓝光、红光、黄光和绿光条件对日本蟳成蟹和同家系仔蟹摄食与生长的影响。果然,“爱是一道绿光”,“花盖”更喜欢:体色灰绿的“花盖”成体在蓝光和绿光中的摄食频率均高于其在另外两种光色中的,而体色暗红的“赤甲红”成体在红光中的摄食频率明显高于其在另外3种色光中的,仔蟹差异较小。这些研究可以表明,“花盖”和“赤甲红”的不同只是对不同生存环境的适应,并非严格的种族壁垒。

由以上研究结论,我们很容易想到,凭雄性“石夹红”对雌蟹的性感魅力,应该会使“花盖”迅速被淘汰,但事实并不如此,市面上的“花盖”似乎还更多一些;这说明在“野生的海”中,“花盖”和“石夹红”可能各有其优势领地,不会轻易相遇。如果假以时日,也许能最终从种族(地理)隔离上升为生殖隔离,“从此萧郎是路人”,彻底成为两个独立物种。

图八:熟了都一个德行

目前的“花盖”和“石夹红”仍然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一家人,如唐三藏所言,“衣冠虽别,修行之理则同”,熟了更是难以分辨。所以,当你觉得45元/斤的“花盖”不如60元/斤“石夹红”味美时,应当放下心中执念,默诵“花盖石夹红都是日本蟳”之咒语,它俩就会一样好吃了!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里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