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意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翻译)

导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产生之前,混沌虚无,无形无象,无法命名,故而无名;道体聚合不已,化生万物,形象渐有,可以命名,故而有名。“道生无,无生有”。无和有,无名和有名,都不过是人类的视角而已,本身并无实质性的差异,都是客观实存,都源于道。

这句话,有两种断句方式,引发了世人之争论,甚是无益。一种断句方式,是把“无”和“有”这两个范畴单独提出来,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名”,是动词,含义是“命名,描述,指代”。另一种断句方式,是把“无名”和“有名”,作为单独的词语,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名”,是名词,指是否被赋予名字的状态。

关于断句的争论本身,是无益的,重要的是透过文字的“形”,会知背后的“神”,正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得神忘意也,不可执文字相,而应该努力洞察事物的实相,乃至于形体本身。对于人类六根传感器有限的感知能力来说,因为外物无形无象,处于人类六根感知能力以外,故而觉知为“无”;因为外物有形有象,处于人类六根感知能力之内,故而觉知为“有”。之所以强调人类,是因为人类之外其他众生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之所以强调六根感官,是因为人类除了六根感官,还有心神,可以返观内照,神明觉照。

既然不执于文字相,那么,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什么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其小无内、不可细分的道体开始聚合,经由混元一炁,至于天地万物,在人类六根传感器依次感知起来,必然是由至虚至无的“无”,经由恍惚杳冥的“若有若无”,而至于有形有象的“有”。对于前一阶段,本来无形无象,人类无法命名,故而宇空湛若渊海,始而无名;对于后一阶段,渐次有形有象,人类可以命名,故而万物冰山浮现,渐次有名。

人类的六根传感器感知能力是有限的。要想获得更为强大的感知能力,洞穿纷繁复杂之表象,直达天地万物之本真,就要依靠心神,返观内照,神明觉照。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子说要致虚守静、形神合一、万物芸芸、吾以观复了。下一句的观徼和观妙,就是这个意思。由观徼而至于观妙,逐步到达了高维的空间,所见皆是“一合相”,也就不复有“无”和“有”的区别了。

泰和本综合现有版本,决定采纳“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表述,释义为“宇宙之初,至虚至无,无形无象,故而无名;道体聚合,无聚为有,形象渐立,是以有名”,含义是“道体聚合为万物,先是无形后有形;无形有形本无异,皆是相对人六根”。

道聚生无,无复生有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