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真的委屈吗? “垂直垄断”要尊重市场
在冯小刚的眼中,《我不是潘金莲》很委屈,作为导演的他也很委屈。一是身为名导演,他头一次因为华谊与万达两个公司的人事纷争而遭到院线低排片;二是其他院线都给了差不多40%的排片,你万达怎么敢就给我10%左右?
院线经营需更加成熟
可是,“潘金莲”真的冤吗?想想2015年昆曲电影《红楼梦》的遭遇吧,人家不仅得了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还摘得了摩纳哥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看过《红楼梦》内部放映的观众为之大声叫好。但“潘金莲”和“红楼梦”两部国际获奖的影片,“潘金莲”在万达院线之外的院线,拿到了最高排片率,上映一个周末票房就过了2亿。而昆曲电影《红楼梦》国际载誉归来后,国内遭遇零排片,在本报和其他媒体为其刊发文章叫冤后,它得到的还是零排片,无缘与观众相见。
两者相比,“潘金莲”好像没那么冤,毕竟身后还有名导、名公司撑腰。而像昆曲电影《红楼梦》以及不止一部在国外获奖的中国影片,却被院线拒之门外。这些电影如果能上映十天,便对院线“感恩戴德”。
说穿了,院线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着影片的生杀大权,给一部电影多少排片、多少黄金场次等等,都是院线说了算。而院线经营的成熟度的一大表现,便是其选片能力。成熟的院线不但会引入大明星、大制作影片,也有能力挖掘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优秀影片。而运营不够成熟的院线,会将很多艺术性较高的电影拒于门外。长远来看,这种情况不利于优秀电影的产出,不利于观众审美的提高,也不利于院线自身的发展。
“垂直垄断”要尊重市场
另外,现在电影企业几乎都在积极打造全产业链条,当院线有了自家的制片、发行公司之后,权力可能进一步强化,也有可能“护犊子”扰乱市场环境。影院不断被爆出的“票房造假”等行径,也正是这种“垂直垄断”造成的负面影响之一。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很多院线因为只注重商业诉求,忽略了对观众审美的责任。观众势必会用脚投票,放弃影院,所以经营不成熟的院线,容易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当中。
再说回华谊与万达,不过是公司体量上不同而已,但如果看其各自的产业布局,它们都有各自的院线和影视公司,都能“自产自销”。不过它们之间的争斗,还是电影巨头之间的争斗。比起“潘金莲”,我们还应该关注那些真正没“背景”撑腰的优秀影片,在电影公司“垂直垄断”弊端初显的当下,那些影片未来将何去何从?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又将何去何从?
今年国产电影票房下滑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烂片片方亏损,院线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院线经营者当放眼未来,择佳片,挖掘艺术性与市场性并重的作品,让自己的运营走上良性循环。不久前颁布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也对“刷票房”等行径作出了约束,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也将是促使院线经营走上良性循环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