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潘金莲》:未成曲调先有对骂
人民日报批《我不是潘金莲》:未成曲调先对骂
近日,冯小刚和王思聪在微博掀起了一场口水仗,11月20日晚间,人民日报发布官方微博公开批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未成曲调先有对骂,并直呼:好导演的战场在摄影棚,不妨少些口炮,多些口碑,文章配图则选用了王思聪和冯小刚。
11月20日,人民日报在官博上发文: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未成曲调先有对骂。一撕一扯,让竞争显像,让对赌现身,也折射出票房迷思。同样是恳请票房,方励为《百鸟朝凤》一跪支持者众,大抵情怀不同、高下有别。电影宣发早不是“桃李不言”,但永远是“味道说话”。好导演的战场在摄影棚,不妨少些口炮,多些口碑。
“吃瓜群众”纷纷表示,“卖情怀可以但是不能绑架。商业有有商业的运作模式,试图煽动大众情绪来达到自己目的的做法,可止!”“这话有理,正三观!”
人民日报谈《我不是潘金莲》:表面喜剧内里却是悲剧
《我不是潘金莲》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个较真的女人和一群搅浆糊的男人的故事。片中的20多个男性角色,没有谁真正了解李雪莲、真心想帮助李雪莲,
他们都僵硬地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着李雪莲。如果在观影过程中,你也产生了李雪莲太倔强、太没必要的想法,很有可能你也是20多个男人中的一个。
片中人要么把李雪莲当怪人,要么把李雪莲当傻子。但仔细想想,往过去几个时代想,往为人处世的本真方面想,往注重诚信与规则的理想社会那儿想,李雪莲是一个多么正常的人,她的要求是一个多么正常的要求。
她被丈夫骗了,假离婚变成真离婚,在伪善者们看来她的事情是小,但对李雪莲而言一个女人瞬间失去了所有,却是天大的事情,为什么显得那么不正常?
究其原因,跟某种流行的社会生存逻辑有关,在这种生存逻辑下,人首先都是利己的,甚至只关注自己,从来不在乎别人,除非那个人影响着自己的利益。
在这个生存逻辑中,人人都言不由衷,遇好事争先恐后,遇坏事退避三尺。假设绝大多数人都像李雪莲这样较真,试问会有这么多假离婚吗?
会有这么多官员不把普通人的“小事”当回事吗?《我不是潘金莲》没有把针扎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而是犀利地指向了某种不合理的社会生存逻辑。
《我不是潘金莲》表面看是一个喜剧,但内里却是一个苦涩的悲剧。冯小刚在该片的技术方面做了加法,但在故事上却做了减法,电影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却编织了一个谁走进来都没法轻易走出去的网。
片中男性形象各异,但他们当中就没有被动的“受害者”吗?也有,比如那位被撤职的前任县长史为民,多年以后他以小生意人的身份,与当了面馆老板的李雪莲在面馆里相见,那一刻给人的感觉是,他们都是可怜人。那一刻,对曾经的史县长,观众最多的情绪,恐怕也是同情而非憎恶。
因为有着荒诞的情节和喜剧的外在,《我不是潘金莲》的批判并不外露,它用绵里藏针的方式指出了生活里的悖论。
电影并没有给出明显的立场,观众可以把它当成一个“雪莲打官司”的传奇故事来看,也可以将其视作荒诞却真实的生活。个中滋味,各有体会,笑完之后,能略有些沉重的,就算是这部电影的知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