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体的概念及岩浆体的产状特征(岩浆体的概念及岩浆体的产状是什么)
导语:岩浆体的概念及岩浆体的产状
岩浆体的概念:
一 基本概念
1 岩浆岩体:
由岩浆岩组成的,是由于地下深处岩浆沿地壳断裂侵入、上升,甚至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地质体。
2 侵入岩体:
当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尚未达到地表冷凝而成的岩体称为侵入岩体。
3 喷出体:
当岩浆喷出地表才冷凝而成的岩体称为岩浆喷出体。
二 岩浆体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1 形成金属矿藏
江西西华山钨矿、
湖北大冶铁矿、
四川攀枝花磁铁矿、
安徽马鞍山铁矿
2 对煤田的影响
①促进煤变质程度的提高
②破坏煤田,使煤变成灰分
三 研究岩浆体构造的意义:
1 岩浆岩体分布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地壳运动性质
2 研究地质发展历史
四 岩浆体构造主要研究内容:
1 岩浆体的产状
2 原生构咱
3 次生构造
4 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岩浆体的产状
岩浆体产状:
指岩浆岩体的形态、大小、岩浆岩体在地壳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岩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影响岩浆岩体产状的因素:
① 岩浆自身因素:(成分、物理化学性质、压力、温度)
②构造因素:(大地构造环境、构造运动状况、形成深度、围岩构造特征)
一 岩浆作用:
(1)侵入作用: 岩浆侵入体的产状
①深成侵入作用
②浅成侵入作用
(2)喷出作用 : 岩浆喷出体的产状
岩浆侵入体的产状:1、整合岩浆侵入体;2、不整合岩浆侵入体
1、整合侵入岩体
整合侵入岩体是指侵入岩体的边界面或接触面基本上平行于围岩的层理或片理的侵入岩。
(1)岩床、(2)岩盘 (3)岩盆 (4)岩鞍
2、不整合侵入岩体
不整合侵入体指岩浆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截割围岩的层理或片理。
(1)岩基(2)岩珠 (3)岩墙(4)岩浆底劈
(1)岩床:是一种顺层侵入的板状岩体。
接触面与围岩的层理或片理平行或大致平行,即岩床产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厚度从几厘米--几百米;分布面积随着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直径厚度比大于10:1
(2)岩盘:又称岩盖。是一种上凸下平似透镜状侵入岩。
底部中央部位与岩浆源相连,规模不大,直径几百米-几千米,中央的最大厚度几百米,向两侧延伸变薄尖灭,一般为酸性或者碱性岩浆形成。直径与厚度比小于10:1
(3)岩盆:是一种规模较大的似盆状侵入体,多产于构造盆地中,岩体和围岩均自四周向中心倾斜。
面积大,几百-几千平方公里,岩浆成分超基性,基性、碱性都有,产状平缓;基性、超基性岩浆发生分异作用,在岩盆底部容易形成铬镍矿物,注意岩床因为褶皱作用形成岩盆地仍然称岩床。
(4)岩鞍:是一种新月形成马鞍状小岩体,均产于褶皱转折端虚脱部位。
常常位于向斜槽部或者背斜顶部,在褶皱地区有代表性,规模一般不大,厚度几米到几十米。
(1)岩基:常产于造山带核部的巨大岩体,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常达数千甚至上万平方公里。 一般由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组成。
(2)岩株:是规模不大,形态不太规则的近等轴状岩体,平面上多呈圆形,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 。往往是岩基的一个分支,与围岩的接触面较陡。与断裂密切相关,常常沿着断裂呈串珠状分布。
(3)岩墙:是一种板状侵入体,一般产状陡并切割围岩。 岩墙截割围岩层理或者片理,往往沿着断裂发育而成,依次岩浆侵入形成单式岩墙,多次形成复式岩墙
岩墙可以单条出现也可以成群出现;放射性岩墙群是由于岩浆呈柱式上升,使围岩产生放射状或环状断裂,岩浆灌入而产生。
(4)岩浆底劈
岩浆底劈是一种上部大,底部小的瘤状岩浆侵入体。
岩浆沿着通道上升,刺穿部分围岩,并使上覆岩层隆起,形成穹隆。
经过剥蚀以后,岩体出露地表,在平面上形近似圆形,在剖面上形成截割围岩的 层理或者片理。
三 岩浆喷出体的产状
根据熔岩形态、熔岩性质和喷出方式,可将喷出岩体的产状分为熔岩被、熔岩流和火山锥三类。
1、熔岩被
是一种喷发规模大,厚度和成分较稳定,产状平缓的喷出岩体。面积达到上万平方公里,厚度几百到几千米。
往往为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一般少见,规模也比较小。
熔岩被可以作为一个地层单位夹在沉积岩层中间,所以往往被误认为是岩床。后面会有相关介绍。
2、熔岩流
一种成带状和舌状展布的熔岩,一般由中心式喷发而成。往往是火山喷发时熔岩沿着山谷或洼地流动,可以沿着一个方向呈舌状分布,也可以以火山口为中心形成放射状分布。
常常形成玄武岩和安山岩。
3、火山锥
由火山喷发物围绕火山通道构成的锥状体,是中心式喷发的产物。
火山口、破火山口、火山口湖
根据火山锥的物质成分,可以把火山锥分为熔岩锥、碎屑锥和混合锥。
熔岩锥:全部由喷发的熔岩所组成;
碎屑锥:由喷发的火山碎屑组成
混合锥:由熔岩和火山碎屑相间堆积而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