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非翰林出身的官员升迁有多难若任京官正常吗(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意思)

导语:非翰林出身的官员升迁有多难?若任京官,正五品郎中基本就到顶了

前几日写了一篇清代的知县为何很难晋升?吏部有三个硬性规定,够资格的少之又少的文章,有读者留言希望御史再讲一讲京官晋升的内容。京官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没有上万字估计很难讲清楚。

但抱着有问必答的态度,御史就非翰林出身的二、三甲进士,且是汉籍官员的这个特定范围,来简略聊一聊清代京官晋升的一些条件和程序。

一、汉籍官员的晋升条件。

不管是地方官还是京官,其晋升条件都是一样的。一是俸满(任期),二是考核,官员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才有可能升迁。

俸满的条件不难达成,无非就是熬时间,难就难在考核。按例,京官每三年要举行一次考核名为“京察”。

京察的考核内容以“四格”为标准,一曰“守”(分为清、谨、平);二曰“才”(分为长、平);三曰“政”(分为勤、平);四曰“年”(分为青、壮、健)。

京察结果分为三等,一等曰称职,二等曰勤职,三等曰供职。凡获一等者有机会获得升迁,实际上升迁的比例并不大,更多的时候是加俸或记名。

加俸不难理解,比如从五品的员外郎获京察一等,便可以享受正五品郎中的俸禄;记名则是在军机处备案,待外省知府、道员出缺时,准予优先放缺。

那么京察一等具体有多少名额呢?乾隆时期规定是七个取一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京察主要针对的是中下级京官,各部院堂官有另外的考核办法。

非翰林出身的二、三甲进士,在京任职一般都是各部院主事(正六品)。我们以七个取一个的平均值进行计算,那么主事若是升任员外郎,那么最少也需要经历三次京察,即九年的时间。

然而,这是理想化状态下的推算,具体还要看旗籍。清代选官首推满洲,在京各衙门的岗位被分为满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宗室缺五大类。若是旗籍官员获得京察一等,很快就能晋升,而要是汉人官员就得看运气。

这么说恐怕有些读者觉得生涩,那就以吏部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吏部员外郎共设16员,其中8员为满缺,6员为汉缺,1员为蒙古缺,1员为宗室缺。这16个员外郎不可能一次性全部出缺,顶多不过二、三缺空出。如果空出的刚好是满缺、蒙古缺,那么不好意思,汉人官员是无法补缺的。

其他各部也是如此,所以汉人官员即便满足了晋升条件,也很难获得实缺,往往都是给予一些加俸、加级的奖励。

二、任职期间必会经历一些意外。

按照清代的制度,官员若遇祖父母、父母去世,必须要辞职丁忧。这几乎是每一个官员都会经历的。

清代进士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0岁,这个年纪刚好是祖父母、父母健在的时间段。运气背一点的,丁忧守孝的情况会出现数次。本来汉人在京官员晋升的条件已经很苛刻了,如果在守孝上蹉跎数年甚至十余年,那么这一辈子晋升基本无望了。

守孝仅仅是一方面,大部分官员在任职期内,往往还会受到各种处分。尤其是刑部、户部的官员,经常因钱粮亏空、刑名不清而受到罚俸、降级处分。而京常考核中明确规定,若有处分则不能列为一等。

故而平均升迁时间九年是一个最理想的状态,一般情况下,正六品的主事升为从五品的员外郎,至少要十五年甚至是十八年的时间。

当然,运气好的也是有的,个别的汉籍官员能一任即升或是几年数迁的情况,可这毕竟是极少数。

三、京官岗位十分有限。

在京各衙门的官职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五品以上文职的岗位太少,御史大致数了一下,也就一百出头。而京官文职的人数从康熙朝开始,一直维持在3500人左右,比例为35:1,可想而知晋升之难。

二是汉缺岗位竞争极大。根据乾隆三十年编定的《缙绅全书》记载,在京各衙门七品以上直至侍郎的汉缺,总共不超300人。其中官缺较多的为六部汉主事57员、六部汉员外郎53员、六部汉郎中52员。

关键是,清代有些衙门还规定不能让汉籍官员染指。比如内务府、宗人府、理藩院等衙门,皆是清一色的旗人。

那么问题也来了,有些汉籍京官政绩突出,可是在京却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历代统治者便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各部汉籍司官出任知府、道员。

相比较而言,地方官的任职条件比较宽松,岗位也多。咸丰以前除了各省总督有限制以外,巡抚及以下职位汉人居多。

不难看出,二、三甲进士出身的汉籍官员在京任职,能做到郎中已经是天花板了。至于侍郎及以上者,多为翰林出身。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