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诗经·召南·采蘩(诗经采蘩的意思)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诗经》-召南-第二篇:采蘩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诗经·召南·采蘩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诗经·召南·采蘩(诗经采蘩的意思)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yú yǐ cǎi fán?yú zhǎo yú zhǐ。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yú yǐ yònɡ zhī?ɡōnɡ hòu zhī shì。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yú yǐ cǎi fán?yú jiàn zhī zhōnɡ。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yú yǐ yònɡ zhī?ɡōnɡ hòu zhī ɡōnɡ。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pī zhī tónɡ tónɡ,sù yè zài ɡōnɡ。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pī zhī qí qí,báo yán hái ɡuī。

《论语》中的诗经:

《论语》中如下3句与本诗内容相关联:

1、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3、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作为领导,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才符合“为君难,为臣不易”,若不如此,为官者掌握权力,高高在上,又怎么能“难和不易”呢?

为上者的难,反映的是领导爱民之心,想百姓能够更好,才会“节用而爱民”,才会不辞辛苦,心甘情愿做得更多,从而能够带领百姓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反之,如果领导者利用手中的权利,使百姓劳心劳力而换取自己的享乐,这样不顾百姓的死活而得到的享乐,能长久么?

原文讲解:

于以,是去哪的意思。蘩,就是白蒿,古代常用来祭祀。沼,本义是水池,积水的洼地。沚,本义是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陆地的意思。

沼泽地,深一脚浅一脚的,条件够艰苦了,但毕竟还在岸边,相互搀扶着也能勉强着采摘蘩;水包围的小洲,距离岸边不远不近,再加上近滩水浅,撑船也不现实,只能蹚水过去,但水有多深?是否有尖利的石头能扎到脚?这些都是未知数,显然去“沚”采蘩,比去“沼”采蘩,还要更艰难。

这么艰苦的环境下,采到的蘩用在何处呢?原来是为了“公侯之事”,是为了公侯家的私事,而不是为了国家的祭祀。

涧,本义是夹在两山间的水沟。水边的蘩采尽了,看来还是不够用,于是又得去山涧采摘更多的蘩。“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还是为了公侯家,而不是国家。

打着祭祀的旗号,让百姓不辞劳苦的采蘩,却只是为了“公侯”本家之事,假公济私,滥用权力,这样的公侯又怎么能有爱民之心呢?果不其然,百姓本来体面的生活,从“被之僮僮”(被,读音pī,指披发的意思;僮僮,美好的意思),头发梳得精精神神,原以为“夙夜”是为了“在公”,才兴高采烈得去采蘩,却最后被“公侯之事”累得“被之祁祁”(祁祁,众多的含义),头发都凌乱不堪,并且还不敢张口说归还家中。

本诗总结:

本诗中“夙夜在公”的“公”,与“公侯之事”的“事”,形成强烈的对比。古人祭祀的目的,是通过祭祀的形式以教化百姓:拜祭有功于百姓,被百姓追忆缅怀的列祖列宗,言明后辈牢记前辈的嘱托,不敢懈怠,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以此来鼓励自己,更是激励后人要继往开来,不畏艰险,为了实现邦有道而不断努力。

同上篇的“之子”通过修文德而教化百姓相比,本诗中的公侯,将国家的“公”变成了自己的“事”,如此得劳役百姓,还使得百姓敢怒不敢言,这样的压榨百姓,只能使“不服者”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乱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诗经》-召南-第二篇:采蘩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