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离心率的三角形式推导(如何求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公式)

导语:高中数学:求离心率取值范围的两种三角形模型推导及结论应用

为什么说是求三角形模型的离心率呢?分为两种情况,都呈三角形形状:(1)以椭圆的两焦点F1、F2和椭圆上的一点P为顶点的三角形,已知∠F1PF2=α;(2)以椭圆两端点A、B和椭圆上的一点P为顶点的三角形,已知∠APB=α。求此两种情况下的椭圆离心率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

一、公式模型

模型1、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和F2,P为椭圆上一点,若有∠F1PF2=α,则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sin(α/2),1)。

证明:当动点P在椭圆长轴端点处沿椭圆弧向短轴端点运动时,P对两个焦点的张角∠F1PF2逐渐增大。当且仅当P点位于短轴端点P0处时,张角∠F1PF2达到最大值。

由此可得:∵P为椭圆上一点,使得∠F1PF2=α

∴在△F1P0F2中,∠F1P0F2≥α

模型2、椭圆的长轴两端点分别是A和B,P为椭圆上一点,若满足∠APB=α,则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证明:当动点P在椭圆长轴端点处沿椭圆弧向短轴端点运动时,P对两个椭圆两个端点的张角∠APM逐渐增大。当且仅当P点位于短轴端点P0处时,张角∠APM达到最大值。

由此可得:∵P为椭圆上一点,使得∠APM=α

∴在△APM中,∠AP0M≥α

二、例题解析:

好了,今天的《高中数学:求离心率取值范围的两种三角形模型推导及结论应用》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您有疑问,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欢迎继续关注,精彩还将继续!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