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班主任的教育心得(一线小学老师)
导语:一线教学40年,小学班主任:与其“逼”孩子学,家长不妨做2事
对于孩子来说,从出生后呱呱落地开始,作为一张白纸一样的存在,在一种主动、被动的综合作用下,开始接收外来的各种讯息、影响,开始萌发自我意识,对于问题、事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很多家长都会纳闷,明明孩子没上学之前,在家中对于那些书本上的内容、客观存在的事情引发的思考讨论也不少,为什么到了学校里上课,反而没有之前那么强的学习好奇心了?
在家边玩边学时反而学习兴趣旺盛,但是等到系统学习时,却会产生倦怠、乃至抵触的心理,这类学生问题并不少见,有着一线教学40年经验的小学班主任罗禅平认为,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家长的思考逻辑,往往就是为什么其他孩子愿意学,而自家的孩子却不爱学,所以在比较过后,采取的方法就是逼孩子去学,比如每天的学习时间延长1小时,或者让孩子参加分身乏术的补习班。
在罗禅平看来,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与其逼孩子去学,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越来越强的抵触心理,不妨在平时多做2件事,来慢慢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1、学习强调“以身作则”
罗禅平指出,很多孩子其实并不是家长说什么就做什么的机器人,他们有自己的比较,也有自己的思考,所以在家长一味要求孩子去学习,却不舍得放下自己手中的手机时,家长不妨思考一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后,自己是不是也做到了以身作则。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或者想要带动孩子去学习的时候,家长不妨以身作则,或者看书或者完成其他工作,来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在纯粹的学习氛围中,慢慢的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这比一味地批评要好得多。
2、先解决困难再想方法
罗禅平直言,很多学生之所以对学习失去兴趣,其实大多数是因为遇到了困难,就像大人一样,在遇到不顺的挫折或者苦难时,往往习惯选择逃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发现孩子忽然不爱学习,或者是不想学习的时候,罗禅平认为,不妨去尝试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去找到真正的根源所在,然后解决困难。
在解决困难之后,再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在罗禅平看来,是从根本性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举一反三靠的是智商?30年老教师:掌握3点诀窍,比智商更重要
当了7年英语课代表,高考英语147分,直言:学会树立1个观念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馨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