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关在汉中什么地方(陕西汉中阳平关有啥好玩的)
导语:古代的三处“阳平关”,究竟哪一处才是汉中地区的“布袋口”呢?
上篇文章中提到了古汉中地区的三处名胜,其中着重介绍了定军山与天荡山。近代学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形容了三者是“布袋口”与“绳头”之间的特殊关系。然而,在众多的史料记述当中,古代的“阳平关”共有三处。那么,究竟这三处有什么不同?哪一处才是汉末三国时期古汉中地区的“布袋口”呢?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及史料,对三处“阳平关”做一个分别介绍。
首先,第一处“阳平关”;该处关隘是史料中出现最早的“阳平关”,学者们为了与后面两处关隘区分,故将这一处关隘称之为“古阳平关”。关于“古阳平关”的史料记载非常局限,仅在《三国志》中寥寥几字提及此处。据《张鲁传》中的记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亲率大军西征汉中,行进“至阳平关”。据《武帝纪》中的记载,魏军行至阳平时,张鲁命其胞弟张卫,率数万人“横山筑城十余里”,据守阳平关。
另据《魏名臣奏载董昭表》中的记载,曹操西征武都郡时的一位降臣谏策称,阳平城下的“南北山相远”,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依险据守的地方,兴兵攻伐必能平定。曹操听了谏策之后心中大喜,当即命部将进攻“阳平山上诸屯”。结果,魏军在阳平关之战中伤亡惨重,久久不能攻克,最终只能无奈的罢兵休战。
通过这几处史料中的记载,可以明确以下两点信息:一、古阳平关修建在山上,呈南北走向;二、古阳平关的建筑群非常大,南北绵延十余里。近代相关学者根据古阳平关的特点,进行了实地考证,最后得出了一个较为统一的结论:即“古阳平关”就是后世史料中记载的“张鲁城”。具体位置在汉水和白马河交汇处的走马岭山上,隶属于今汉中市勉县的武侯镇。
张鲁
古阳平关虽然也在古汉中地区的最西端,但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并没有处于汉中盆地“布袋口”的位置。所以,该处关隘只能算作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处古战场,在古汉中地区所起到的防御作用也比较有限。
其次,第二处“阳平关”;因为该处关隘的位置,正好处于古汉中盆地最西端的谷口,是自西进入汉中地区的咽喉所在。所以,此处关隘才是后世所知的,汉末三国时期古汉中地区的“布袋口”。
古阳平关的位置,是张鲁为了抵御来自西南益州及西北关中两大势力的攻伐所筑。自蜀汉平定了益州,又从曹魏手中夺得汉中之后,西南、西北均在其辖境之内。所以,古阳平关的位置,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防御意义。鉴于此种情况,蜀汉集团将古阳平关移至走马岭山下的谷口地带。这一观点也得到近代学者们的普遍认可。
关于阳平关的移动时间,现在普遍还是一种推断,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有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是在诸葛亮屯驻汉中准备北伐期间,依据当时的势态,根据汉中地区的地形,将阳平关从山上迁至山下的谷口地带。
不过,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定军山大战之后,蜀汉名将魏延曾作为第一任汉中都督镇戍该地。魏延在职期间,实行了“据敌于国门之外”的镇戍方针,除了加固原有的防御关隘之外,还依据地形修筑了一些新的险关要隘。因此,笔者认为,极有可能魏延在任期间,就已经将古阳平关移至到了山下的谷口地带。
据《水经注》中的记载,阳平关移动的位置,正好处于走马岭山下的谷口,此处原是西汉初期名将萧何修筑的白马城。因此,阳平关又被称之为“白马城”或“石马城”。《三国志》中所记载的,诸葛亮命部将扎营的“阳平、石马”指的就是此处。
据《勉县新志》中的记载,阳平关三面环山、两面临水,南北宽约四里,绕关一周约十五里。关内有三门,入蜀的必经之路“金牛道”,经东、西两门贯穿阳平关。阳平关的东门之上原有一座关楼,上书“阳平雄关”四个大字,东门之外有明代修建的“万寿塔”和“万寿宫”。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自然灾害及人为的破坏,关楼和万寿宫都已荡然无存,仅剩一座满身伤痕的万寿塔屹立至今。
阳平关之北还有一处非常有象征意义的高地,名为“卧龙岗”。岗上有一块约五百平米的“读书台”,据传,此处是诸葛亮当年观察地形、研习兵法及看书休闲的地方,所以,也被称为“诸葛亮读书台”。读书台旁边,有一处占地约两亩大的莲花池,据说,这也是诸葛亮当年种植莲花的地方。
据《沔县新志》载,诸葛亮在此地种植的莲花都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此处的莲花很少开花,只要开花肯定是多头丛生,非常具有特点。时至今日,诸葛亮读书台也已经悄然无迹,仅剩下后世学者在此地悼念诸葛亮时,所做的诗、赋碑刻屹立于卧龙岗上。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阳平关的古迹进行了保护、修缮与重建,才得以使今人能够一睹阳平关的雄浑与壮阔,近距离的感受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年代。
最后,第三处“ 阳平关”。经相关学者考证,该阳平关相对于前者来说得名较晚,所以,近代学者们在描述该关隘时都会在前面冠以“今”字,即“今阳平关”。据《后汉书》中的记载,此关在两汉三国时期名为“关城”或“关头”。另据《宁强县志》载,自宋代之后才被命名为阳平关。该关位于汉中市的宁强县,因其与前者相比,在两汉三国时期不具有太大的历史意义,只能算是古代重名一处历史地名,故笔者在本文当中不再展开赘述。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水经注》、《勉县新志》、《宁强县志》
本文内容由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