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台记原文(凌虚台记文言文翻译)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古文观止186:凌虚台记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凌虚台记原文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1、国:指城邑,此是用作动词,建城; 2、南山:指终南山; 3、宜若:好像; 4、丽:附丽,依傍; 5、扶风:即凤翔府,治所在今陕西凤翔; 6、太守之居:指知府的官邸; 7、未尝知有山焉:意谓望不到终南山景; 8、“虽非”二句:大意谓太守居所,未利用终南山天然景色,虽于人事非有所损益之处,然而按道理来说(近山而不知观山),则不当如此; 9、此凌虚之所为筑也:这就是凌虚台建造的原因。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jì)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怳(huǎng)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1、陈公:指凤翔知府陈希亮; 2、杖履:拄杖漫步; 3、累累:一个连着一个,指山峰密列; 4、髻:发髻,结发于顶; 5、是必有异:是说那里一定有奇异的去处(景致); 6、怳然 :即恍然,仿佛;怳:古同“恍”; 7、奋迅:形容鸟兽行动有气势; 8、从事:官名,州府长官的佐吏,时苏轼为凤翔府签书判官,故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yì),狐虺(huǐ)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1、翳:遮蔽; 2、虺:毒蛇; 3、相寻:相继,接连不断。
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tuó)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zhà),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guǐ)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
1、秦穆:秦穆公,名任好,前659年~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2、祈年、橐泉:皆秦国的宫殿; 3、汉武:汉武帝刘彻,前141年~前87年在位; 4、长杨、五柞:汉宫名,皆在今周至县东南,长杨宫为校猎处,五柞宫为祀神处; 5、隋:隋朝,581年~618年;仁寿:隋宫名; 6、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朝代,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九成:九成宫,是唐太宗时,在原仁寿宫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
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tuí)垣(yuán),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1、仿佛:大概,大致; 2、颓垣:倾塌的墙; 3、丘墟:废墟,荒地;陇亩:田地; 4、得丧:得失; 5、过矣:错了。
《凌虚台记》全文: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jì)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怳(huǎng)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yì),狐虺(huǐ)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tuó)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zhà),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guǐ)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tuí)垣(yuán),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清 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评:
通篇只是兴成废毁二段。一写再写,悲歌慷慨,使人不乐。然在我有足恃者,何不乐之有?盖其胸中实有旷观达识,故以至理出为高文。若认作一篇讥太守文字,恐非当日作记本旨。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古文观止186:凌虚台记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