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诚信和孝顺哪个重要(诚实善良孝顺宽容有责任心)

导语:‘诚’是孝顺的关键,是善恶的界头,是‘格物致知’的结果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但是孝顺的理该如何在心中求得?如果不学习,该如何知道孝顺父母的理呢?比如徐爱问王阳明:“如侍奉父母,冬天使父母温暖被子,夏日让室内清凉,晚间给父母安睡,早晨起来向父母问候,等等许多情况,难道不需要去学习吗?”

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去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有是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阳明先生说:“当然要学习,只是需要有个关键点,让学习的内容能够串连起来,否则无法落地,这个关键要紧之处就是‘此心去人欲、存天理’”。因为心中有一丝人欲,孝的理就发不出来。

正如冬天寒冷,心中发出了给父母暖被子的意念,此刻孝的理已于心中发出。但如果因为怕自己冷,或者其他私欲间杂,那么就不会去做暖被子这个事,所以知行不合一,意不诚。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会去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这里关键是个‘诚’字要弄明白。

《大学》有云: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遇到父母冷这件事是一“物”,然后心中发出暖被子是“知”。如果依照心中发出的理去给父母暖被子,就是致知,只有真切的致知了,意才能‘诚’,即为“致良知”的本意,所以本段中用“诚于孝的心”,此处诚的含义需理解。

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会去求个清凉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方法。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方法发出来。所以只需在心上求孝的理,孝的方法,何须向外面去学习孝?

如果学到一个给父母泡脚的行为是孝,心中却没有孝顺的心,难道做样子就是孝顺?内心与行为不合一,意不诚,何来孝之说?所以说:孝的心便是根,有了根自然能生发出清凉,泡脚,暖被等枝叶。

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王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但是我们平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所谓红尘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每一件事(物)时,省察自己的内心,是否有真的致知?是否真的做到了意诚?诚于自己良知所发出的理。要知道良知能分辨是非善恶,忠于它所发出的理即为诚意,即为致良知。

由此可见一个‘诚意’就把所有都说尽了,王阳明说:“‘诚意’之极,便是‘至善’,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而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木澄源,便是立诚。”

由此,则可以理解《中庸》里大段对“诚”的发挥。

《中庸》: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是天之道,是人之性,可以尽知人物之性,可以化育天地。至诚可以提前知道事态变化,所以至诚如神。如果不能理解何谓“意诚”,怎能理解“诚”何以能成为天之道?人之性?《中庸》提到:‘不诚无物’,不诚就说明没有格物致知,当然就是无物,‘诚’是格物致知的关键,所以不诚就没有孝顺一说。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