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曾国藩谈明强二字(明强为本是什么意思)

导语:曾国藩:以明强为本,强字须从明字做出

读《曾国藩家书》,其中有两封信都谈到了明强。一封是《致沅弟·须以明强为本》,一封是《致沅弟·强字须从明字做出》。

这两封信的观点似乎有些矛盾,一封强调要以明强为本,另一封则说到强字须从明字做出。仔细分析,却可以看出曾国藩用心之良苦。

01

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性格一向很强硬很倔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很霸道、很强势。一次来信却提到“乱世功名之际尤为难处”,可见他真是遇到了难处,也让曾国藩深感意外。

于是,曾国藩在回信中教导他,“吾兄弟常存此兢兢业业之心,将来遇有机缘,即便抽身引退,庶几善始善终,免蹈大戾乎?”

我们兄弟要经常怀着兢兢业业做事的决心,将来如果遇到机会,就可以抽身引退,可以善始善终,而免遭大的灾难。

“至于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要想担当大事,一定要在“明强”两个字上下功夫。

02

那么“明强”二字又从何而来呢?

“《中庸》学、问、思、辨、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

曾国藩把《中庸》对学者提出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方面的要求,归纳为“愚必明,柔必强”,并简化成“明强”二字。

“愚必明,柔必强”,看起来很简单,但却不太好理解。

愚笨和聪明、柔弱和坚强,本来是两对意义相反的词,为什么可以互相转化呢?

儒家强调的是积极入世的“明”和“强”,而道家追求的则是一种超然世外的“愚”和“柔”。

乍一看来,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但实际上,它们则是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

这里的“愚”,并非蠢笨、愚蠢,而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愚。“柔”也并非是指软弱、懦弱,而是“以柔克刚”的柔。

想要做到“愚”,就必须先做到“明”,也就是只有先明白事理,才能够做到大智若愚。

想要做到“柔”,就必须先做到“强”,也就是只有足够强硬,才能够以柔克刚。

“弟向来倔强之气,却不可因位高而顿改。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正因为如此,曾国藩才劝弟弟要以明强为本。

曾国藩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精华融为一体,体现了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相互融合和补充,对于修身齐家之道,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03

前一封信,曾国藩教导弟弟要以“明强”为主,而第二封信又反对弟弟强硬的做法,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原来,第一封来信,曾国荃是在吐苦水,因此曾国藩劝他要“明强”。“强字原是美德,余前寄信亦谓明强二字断不可少。”意思是说,强字原是美德,所以我在前一封信中也劝你要做到明强二字。

而第二封来信,曾国荃打算给乔松年下严札,还打算严惩何铣。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荃是一个很强硬的人,谁要是惹到他,他便会睚眦必报。

曾国藩不太认可九弟的这种做法,认为他有些强硬过度。因此劝弟弟要“强字须从明字做出,然后始终不可屈挠”。

04

曾国藩在信中说:“强字须从明字做出,然后始终不可屈挠。若全不明白,一味横蛮,待他人折之以至理,证之以后效,又复俯首输服,则前强而后弱,京师所谓瞎闹者也。”

“强”必须建立在“明”的基础之上。首先要弄清事实、分析道理。如果道理确实在自己这边,就可以坚持到底,不屈不挠。

但如果并没有弄清道理,只是一味地固执己见,不依不饶,那就不是真正的“强”,而是在“瞎闹”。

“余亦并非不要强之人,特以耳目太短,见事不能明透,故不肯轻于一发耳。又吾辈方鼎盛之时,委员在外,气焰熏灼,言语放肆,往往令人难近。吾辈若专尚强劲,不少敛抑,则委员仆从等不闹大祸不止。”

曾国藩从自已和弟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一定要做到先明白事理后再选择强势的道理。

从曾国藩对弟弟的劝诫可以看出,“强”并不是绝对的,一定要建立在明白事理的基础上才行。做人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强,什么时候应该弱。

只有从“明”字做出的“强”才能够服人,否则就是蛮不讲理。

我们做人做事也是一样,一定要明辨是非,该强则强,该弱则弱。如果只是一味地强势,不懂得忍让,不懂得让步,只会让自己走入死胡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一定要牢记,强字须从明字做出。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碧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