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东晋南朝设侨州郡县的影响(东晋设置侨州郡县的作用与弊端)

导语:来点历史地理知识: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

上图出自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东晋地图,可以看到东晋都城建康附近局促之地,标注了幽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等大量地名,幽州、兖州、青州本在北方,其名称下方标有虚线;此外,还有大量的北方郡县名也搬到了南方。这就是所谓的侨州郡县。

侨州郡县并非东晋南朝所独有。至迟在东汉安帝永初以前,就存在侨郡侨县了;南朝以后,唐有侨都督府、州、县,蒙古侵宋时也设置过侨州。至于十六国北朝的侨州郡县就更多了。但侨州郡县的广泛设置乃至成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则是东晋南朝的特殊现象。这种特殊现象的出现,又联系着广泛的社会因素与复杂的内外国情。

《隋书.食货志》云:“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又《宋书.州郡志.序》:“自夷狄乱华,司、冀、雍、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

西晋末﹐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的历史大惨剧,北方汉族人民被迫大量南迁。其中幽﹑冀﹑青﹑并﹑兖五州(今河北﹑山东﹑山西及豫东北)及徐州之淮北流人多越过淮水﹑长江而停留于扬州境内﹔秦﹑雍(今陇右﹑关中)﹑司﹑豫(今晋南﹑豫西﹑豫中)等州流人则多至襄﹑樊﹑汉﹑沔(今豫南﹑鄂北)﹐停留于荆州之北部。还有一部分司﹑豫流民南迁至江州(今鄂东﹑江西)北境。东晋政府遂在聚居之地﹐以他们原籍州﹑郡﹑县的名称(亦有新立名称者)设立临时性的地方行政机构以登记和管理他们。这些人称侨人﹐州郡县称侨州郡县﹐而以流亡百姓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县令。

设置侨州郡县具有以下意义

一、衣冠南渡导致南方出现大规模的侨人:侨州郡县存在的基础。

“侨人”本义是此地移住彼地,这里主要指东晋南朝疆域内的北方侨流人口及其近几代的后裔。侨流人口的大量出现,始于西晋惠帝元康年间(291-299年),据刘掞黎先生《晋惠帝时代汉族之大流徙》估计约有近200万人(全国范围流动者),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产生这种巨大规模的流徙,原因颇为复杂,既联系着西、北各少数民族的内迁及其引起的动乱,又与灾害饥饿直接相关。而由于西晋朝廷未能处理好流民问题,导致了此起彼伏的侨流起义,内外交互作用加速了西晋的灭亡。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东晋南朝采取侨立州郡县的措施以应对侨流问题,正是汲取前代历史教训、改变统治政策的结果。

相较于惠帝时期的人口流动,永嘉丧乱引起的官民南迁政治性强和目的地都较为明显。由于永嘉丧乱及东晋建立,黄河流域胡骑纵横,南方成为新的正统所在。于是中原百姓或所在屯聚、结坞自保;或纷纷为避兵,北走辽西,西奔张凉,而以南渡江左者最多。南迁人口达九十万之多(单向流动者),约为当时北方人口的八分之一、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南迁集中在江苏、安徽、四川、湖北及江西、湖南诸地,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人口大迁徙。大量南迁人士,相聚而居,保持原籍贯和地区,于是在南方出现了大批北方的州郡名,只是加上一个“南”字。

二、正统观念与规复失地的决心:侨州郡县的政治含义。

在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割据时代,争夺正统是一种普遍现象,南北朝时“北骂南岛夷,南詈北索虏”即其典型一例。晋自元帝渡江,“虽僻陋吴越,乃正朔所承。”但东晋南朝毕竟失去了重要的地理上的正统依据。夫所谓祖宗疆土,尺寸不敢与人,既境地止画方隅,又讳言削弱,则侨置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好办法;又东晋南朝例不侨置十六国北朝新立的州郡县,借以表明对其政权的否定。北方政权对东晋南朝自恃正统、侨立州郡县的做法,则极为反感。

神州陆沉,已愧对列祖列宗;侨立州郡县,则既可慰勉一番正统观念,又表示不忘故土,恢复有望。侨置从一时权宜之计,发展为经久之制,与此可谓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还出现了“遥领”与“虚封”等特殊现象。“遥领者,不入版图之地,而别于国内他处设刺史、郡守以辖之也。虚封者,则仅有封爵而无实土之谓也。”即把不属于本国的地方,于自己国内设置该地地方长官如州牧、刺史、太守、县令等名义,对其地行使象征性的统治,是为“遥领”;以事实上不属于本国的土地,作为本国王侯封爵的封土,是为“虚封”,虚封与遥领相同,都是象征性的统治,意在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及不弃是土的决心。

三、高标郡望的风气及其深固的地域乡里观念:侨州郡县设立的直接原因。

中国中古时代是一个家族时代,呈现出鲜明的家族政治、家族经济与家族文化的特征。家族与地域之间不可分离,家族的地域性关键在于“累世之产业”,这种基础既维系着家族内部的宗法关系与血缘纽带,又垄断了地方官职,并进而猎取中央政治权力,奠定其政治地位与社会影响。地域观念、经济势力与政治权力三者的结合,使家族与地域产生了固定的联系;家族之讲究地域观念,也在中古时代蔚成风气。

家族的地域观念是通过郡望来表现的。郡望,从字面上理解,即显贵的家族世代聚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形式上则一般以郡名表示,如弘农杨氏、太原王氏、陈留袁氏。两晋南北朝之崇尚郡望,所谓“自世重高门,人轻寒族,兢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郡望作为高贵家族的标帜,在这一时期,以其极为重要的政治、社会意义,影响着家族群体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媾关系、仕宦前途等各方面。

由于战乱不断,北方人民不断南迁,于是侨州郡县越来越多,领土却越来越小。有时甚至会出现两郡同置一县和两州同治一郡的双头郡县,行政区划十分混乱。东晋南朝曾多次实行合并郡县,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在省并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混乱,比如一些侨州郡有了实际辖地。尽管如此,自孙吴、东晋以来,因六朝建都江南,南迁的九十万人口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大大促进了长江流域和南方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南北朝以后,经济上长江流域已与黄河流域并驾齐驱,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则进一步南移,长江流域的经济水平超过黄河流域。

本文内容由小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