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魏晋以前依靠征辟和察举选拔人才为何后来失败(魏晋选拔官员)

导语:魏晋以前依靠征辟和察举选拔人才,为何后来却变成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曹魏大臣陈群提议并付诸实施的。“九品中正制”按照士人的声誉,将人物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级别,然后再据此分配官职。

不过,魏晋以前的王朝可是一直习惯使用征辟和察举的法子选拔人才的。征辟是朝廷和官府主动向民间征召既有威望又有德行还有才华的士人,察举也差不多。

这两个法子都是魏晋以前的王朝选择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能力的人才。

既然有这么好的法子,为啥后来却实行不下去了呢?

这不奇怪!因为这全是战乱惹的祸!

东汉末年以后天下分崩离析,各路军阀混战不休。烽火连天之下,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乱了!出现了大量人口非正常流动的现象,各地的人才自然也就被大时代裹挟着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入”了非正常流动的队伍。

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征辟和察举制度的效果就大大下降了,迫使官府不得不另辟蹊径。于是,“九品中正制”诞生了。

“九品中正制”本来是应急的法子,后来却被魏晋时期选拔人才的“基调”,直到隋唐时期出现并形成了“科举考试”制度才退出历史舞台。

“九品中正制”弊端很多!由于品评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世家大族”之手,而世家大族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自然是需要垄断权力的!

于是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这种局面不仅不公平,而且也不利于朝廷人才的新陈代谢。

世家大族垄断权力甚至对皇权也形成了某种挑战,于是东晋初年就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后来王、谢、桓、庾几大家族更是轮流坐庄,把持着朝廷或地方大权!

东晋皇帝不但没有办法改变君弱臣强的局面,而且只能随波逐流,随着几大家族的笛音起舞,直到被权臣取而代之方休!

这就难怪天下安定下来以后,隋唐时期“科举制”应运而出,逐渐成熟并“九品中正制”而代之了。

因为,相较于容易被世家大族操纵为权力垄断工具的“九品中正制”,选拔标准统一,相对比较公平的“科举制”,显然更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人才流动,更能为朝廷提供源源不断的可供利用的人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纳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