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检出率怎么计算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异常检测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方法。异常检测是指在控制系统中,检测出所有不符合特定质量标准或特定配置的机器或设备。异常检测是从大量数据中检测和识别异常数据的过程,而异常检出率则是评估异常检测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异常检出率怎么计算
异常检出率是指异常数据实际被检测出的比例。在实际应用中,异常检出率是多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下面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异常检出率如何计算。
1. 样本选择角度
从样本选择的角度,异常检出率可以分为两种:样本内异常检出和样本外异常检出。
样本内异常检出是指在样本内进行异常检测,异常检出率等于检测到的异常数除以样本总数。但是样本内的异常检出容易产生过拟合现象,使得模型过于复杂,无法推广到新样本中。
与此相反,样本外检出则是使用模型在训练阶段没有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异常检测。样本外异常检测可以使用各种检测方法,如基于模型的检测方法、基于距离的检测方法、基于密度的检测方法等。异常检出率等于检测到的异常数据数量除以测试数据的总数。
2. 检测方法角度
从检测方法的角度,异常检出率也有不同的计算方式。
一些检测方法,如K均值、离群距离等,可以使用阈值来判断数据是否为异常值。由此,异常检出率等于异常值的数量除以总数据量。
对于更高级别的检测方法,如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异常检出率则是根据模型的性能来计算的。在这些方法中,异常数据的定义不是简单的边界值,而是由模型决定的。因此,异常检出率取决于模型的准确性和能力。
3. 预处理角度
从数据预处理的角度,异常检出率也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经常需要进行缩放、截断、标准化、降维等预处理方法。这些预处理步骤可以提高异常检测的性能和准确性。
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在车辆轨迹数据中,一些异常可能会出现在数据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此时,需要进行前后截断以提高异常检测的性能。异常检出率等于检测到的异常数除以剩余数据的总数。
综上所述,异常检出率是评估异常检测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多个角度可以计算异常检出率,包括样本选择、检测方法和数据预处理等方面。选择正确的异常检测器并合理地分析异常检测率可以提高工业生产质量控制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