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三远法是什么(山水画三远法是哪三远)
导语:中国山水画三远法详细解读,其实是六远 附构图避免四弊病
&34;是中国山水画的造境之法,它的提出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的一个体现,它是对以往数百年间中国山水画打破空间和时间用以造境,以表现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个归纳和总结。
赵孟頫《水村图卷》
北宋郭思纂集的《林泉高致》载其父郭熙之说,始论中国山水画&34;。
郭熈总结&34;说:&34;
近现代很多学者、理论评论家、画家根据西方科学思想,以视觉透视角度对三远法分别作了定义和诠释,对于&34;的论述,意见基本一致,即&34;, 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山势,并以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作为高远法构图方法的一个创作成功之例。
范宽《溪山行旅图》
对&34;中&34;,则解释纷杂,有说是俯视所见,有言是平视所见。事实上,如果按透视学角度研究&34;定义俯视或平视,都有牵强不严谨之过,因郭氏对深远的解释是&34;,其中并未提及是山巅而窥`山侧而窥或山脚而窥的角度问题。
从我们经验而谈,上述三个角度都可产生深远的直觉感受,如王蒙的《青卞隐居图》、《葛稚川移居图》,沈周的《雪际停舟图》,陶成的《松林策骞图》,戴进的《洞天问道图》,皆在于塑造一个深邃莫测的深远空间,其中有从山顶而窥的俯视深远也有从山侧而窥的平视深远体验,王蒙的《具区林屋图》,四面环山,把幽深之溪谷层层透措,营造出较大的纵深之感,但其角度是山脚。
王蒙《具区林屋图》
由此可知深远具有平视和俯视的双重角度。把&34;归于平视,也有和&34;本身词汇上的重复和混淆。作为郭氏这样的智者应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故深远法是一个造境方法,在透视上不能单独成立。
&34;中&34; 营造的是&34;的艺术效果,&34;的视平线则处在画面的中间或者是中部偏上的位置,元代赵孟頫的《水村图卷》,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吴镇的《洞庭鱼隐图》,倪赞的《紫芝山房图》,《六君子图》属于平远山水的类型。
倪赞《紫芝山房图》
如果站在透视学角度它反映的是平视为主俯视为辅的一种造型手段。有学者把它归为纯俯视,然而我们观千年中国山水画以平远法为经营位置的范例,应在或理应在画面下端或中下端对可如实反映俯视角度的屋宇,桥梁,人物等做对应的俯视处理。
可遗憾的是,它们都是平视的造型范畴。用透视学的角度分析&34;,我们的分析似乎接近答案,但又似乎找不到科学标准的准确答案。
需要讨论的是,在后来的韩拙《山水纯全集》又增一说:&39;阔远&39;迷远&39;幽远&34;后人合称为&34;。
元代黄公望《山水诀》参合两家之说,谓&34;
清代费汉源在《山水画式》中又言&34;
从韩拙、黄公望对三远法的补充和融合来论,以及费汉源的文辞语义之中,我们似乎找不到任何透视角度之说,也不知&39;、&39;、 &39;是从平视、仰视和俯视的哪种角度得到的。
如果和透视有关系的话,也必定存在角度相互重复问题,这种同一视角重复的提法出自于主导山水史相关人物的理论中,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与此不同的是,郭氏、韩氏和费氏,对其各自的三远法有着另外的一个说明,郭言:&34;
沈周 秋山隐居图
韩言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39;;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39;;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39;。
费言:"高远者,即本山绝顶处,染出不皴者是也。平远者,于空阔处,木末处,隔水处染出皆是。深远者,于山后凹处染出峰峦,重叠数层者是也"。
我们通过这些智者的论述,可以读出相应的结论,无论是郭氏的三远法和韩式的增三远法,都是他们经过师造化之后,聊写胸中之逸气的造境之法,要表达的不是科学意义上的透视之法,但也不离视觉角度和感受。是六法里的经营位置之法,区别于西方的构图之法。
戴进《洞天问道图》,
在此造境中,高远、深远、平远、阔远、幽远、迷远,突出的都是个&34;,中国山水画建立在哲学基础上, &34;字是达到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个体悟方法。
其作用皆把人的视力和思想引向远处,或远至云霄,或远至天际,远离尘俗和烦嚣,使被凡俗尘嚣所污黩的心灵,得以清洗、变得明澈,观想着山水,大地和虚空&34;的无限延续,直飞越到&34;的境地,这就是&34;、&34;或&34;、&34;的境地,这里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或东方哲学思想的精华之处。
倪瓒 渔庄秋霁图
山水画构图常见的弊病
1、散乱。
造成构图散乱的主要原因有主次不分、开合不当、均衡失调、缺少对比、没有呼应、结构松散等。解决画面散乱的关键是要在整体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2、对等平均。
如对角分割平均、左右分割对等、黑白平均、上下分割平均等,都会给人以呆板、单调、乏味之感。
3、物象平行或形象雷同。
若一幅画的结构线互相平行或物象雷同,就会给人呆板、僵化的感觉。因此画中的山、树、石等景物既不能平行,也不能完全雷同。
4、沉闷、迫塞。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景物刻画得面面俱到,画面无疏密、聚散的变化,缺少黑白、虚实的对比,以及气脉不通畅等。
无论采用复杂的全景构图,还是采用简洁的一角构图,我们都要学会留白、留气、留眼。一幅画的&34;从哪里入,又从哪里出,都要深思熟虑。
有&34;才能产生&34;,开阔的山水画要能收拢住&34;,墨色浓重的山水画要能&34;。
避免这些构图要点,相信您又会有更深刻的领会。学画画,多画多思,自然有不一样的感受,也祝您画功大增。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