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向高自尊的个体表现为自卑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能力以及地位等相关方面所持有的信念和感觉。然而,存在着一类个体,在表面上表现出极高的自尊,但实际上内心深处却存在着自卑的情感体验,这就是负向高自尊的个体。
负向高自尊的个体表现为自卑
一、负向高自尊的定义
负向高自尊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个体在评价和比较自己与他人时,表现出攀比、强烈保护自尊、抱负过高等倾向,同时在缺乏他人肯定时,会产生负性情感体验,如自卑、挫败感等。
二、负向高自尊的成因
1. 教养方式:从小学习到的教养方式会对自尊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温和但不过度的养育方式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反之亲人过严惧怕惩罚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的自尊心被扼杀,产生负向高自尊的特征。
2. 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个体的自尊心也起到巨大影响。一些社会文化注重比较竞争,评价体系偏重于高地位、高管理层次的个人,这会让那些尽管能力不差但并不满足所在环境的人产生负向高自尊的心态。
3. 性格特征:负向高自尊的个体在性格上也会有所表现,常常出现焦虑、敏感、强行控制或试图掩饰自我,而这些特征都会使得个体更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三、负向高自尊的影响
1. 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产生消极影响:负向高自尊的个体在面对他人肯定不足时,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对自己的评价标准更加苛刻,自我认知难以真实恰当,会产生扭曲。
2. 对人际关系带来不利影响:负向高自尊的个体常常试图在人际关系中保持统治地位和过度控制他人,给他人带来困扰和不安,因而会被他人反感。
3. 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负向高自尊的个体对自己抱有过高期望,但又因缺乏能力而实现不了目标,这会导致他们产生愤怒、厌世的情绪,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四、负向高自尊的应对方式
个体要认识到自己的负向高自尊,提高对自身情感的认知、调节和控制,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根据自己实际的能力和资源设立适当的目标,并有恰当的行动和实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