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什么是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一个人在试图掌握某个领域知识时,往往会遇到自以为理解了某个概念、定理、公式等,但当他试图向别人解释时,却发现自己经常无法准确表述。这就是狄德罗效应。

什么是狄德罗效应

什么是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最早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迪克·长岛(Dick DeLonzor)提出。他在教授心理学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后会去试图解释它,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只是听懂了,并不能完全领会和理解,因此无法在他人或者考试面前准确表述。

为何会有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是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在自己的思维中建立起一些假设或者不准确的表述,导致理解产生了误差。又或者在学习、记忆一些信息时,人们可能会忽略掉一些细节,导致在表达时出现漏洞。

联想记忆是狄德罗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的信息处理,尤其是记忆都需要将学习到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就是“联想记忆”,只要人类的记忆中出现了一个异类,就很难消除它对记忆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常在接受高深知识的时候容易出现典型的错觉性记忆,甚至讲出大量自认为属于专业词汇的“绰号”。

如何避免狄德罗效应?

要避免狄德罗效应,首先要对所学的知识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因为熟悉的内容才是能够被准确描述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不断地模拟解释来强化、检测自己的理解。如果你能把你想表达的内容简洁、准确的解释给我们听,那么你就很有潜力挤出自己对这个领域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解释比较复杂的知识,可以把它拆分成非常明确的模块,并不断地进行解释,或者找一些合适的现实应用场景来解释。

最后,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也可以有助于我们避免狄德罗效应。比如公开讨论,和更加熟悉该领域的人一起学习探讨,在学习领域更深入地剖析某个问题,查找更多来源和验证不同观点。这样会使得我们对这个领域的追求更加深入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