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剖析五代十国时期的任官资格制度又对宋朝的影响(五代十国选官制度)

导语:剖析五代十国时期的任官资格制度,又对宋朝的建立产生哪些影响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我们提到五代十国这段历史时,总会将这段时间定义为唐朝和宋朝之间的一个混乱时期。

此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政权朝夕间更迭。

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急速下滑,文化没有丝毫发展,种种衰败成了这一时期的标签。其实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乱只是其表面现象。

乱世的背后却存在着巨大的变化,正如现今许多学者所言,五代十国时期是唐宋变革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五代史继承了晚唐史,而宋初史又是五代史的延续。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礼乐崩坏的时期,而同时又是大规模除旧迎新的时期。

自安史之乱开始到北宋建国,五代十国时期是从割裂迈向统一的阶段。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五代十国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变动的酝酿时刻。

在混乱中不断探索,为宋朝初期提供了十足的经验和教训,使得宋朝帝王建立了集权和统一。

古代战争

01.政治制度的变化

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诸多较深层次的变革,这场变革始于隋朝,发展于初唐,结束于北宋初期。安史之乱以后,唐中期的社会形态成为第一个转折点。

由政治制度演变的角度来看,六世纪之前和十世纪之后的政治制度及官僚形态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在政治制度方面,唐朝后期发生了许多改变,经历了五代十国至宋朝逐渐定型。其中的五代十国阶段是政治制度变化的关键时刻。

宋朝的政治制度体系基本上沿袭于五代十国,做出的调整也只是细微的。

北宋政治家欧阳修曾评价五代十国时期“官失其职久矣”,这句话是从唐朝官制的角度而言的。

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制并不符合唐朝制度,倒也正是五代十国时期官制发生变化的结果。

如果欧阳修将这一阶段的官制与北宋时期的官制作比较就可发现,北宋官制基本上与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制重合。

欧阳修画像

但事实上,五代十国时期是为唐宋变革的关键过渡时期,其官员制度仍然沿袭唐朝旧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新的调整。

在中央集权方面,帝王为了增强其统治力度,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制除了增加一些机构和职官之外,旧时的职官性质和其职能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央职官制最大的变化在于其决策机构和权力发生了改变。枢密院是国家最重要的机构,包揽了一切军政大权,严重削弱了当朝宰相的权力。

唐朝三省六院中,三省长官基本都为宰相,但后来权力旁落于翰林学士,在五代十国时期又转移权力于枢密使。

唐朝时期的枢密使一职多以宦官充任,仅仅是一个职位而已。《文献通考》中记载,枢密使起初的作用只是帝王与宰相间的联络人。

有了枢密使之后,宦官权力逐渐增强,至后来,枢密使可以和宰相一同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甚至有了决定宰相人选的决策权。

有关枢密使的资料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建立之后对宦官专权之事非常重视,将枢密院更名为崇政院,开始使用士人入职。

其实早在唐朝末期,帝王为了消灭宦官势力,已经开始使用士人了。由此可见,枢密院从一开始的宦官转变为士人就是从这里开始。

后唐时期,又将原本的崇政院改为枢密院,分为东、西两院,分别由宦官和士人分别管理。后唐庄宗时期,枢密院虽然使用士人,却恢复了宦官作为枢密使的制度。

明宗继位之后,以唐朝宦官乱政的教训,严厉打击宦官势力,重新以士人任枢密使一职。从这一阶段开始,枢密院不再出现宦官担任职位的例子。

后晋时期,索性废除了枢密院,之前枢密院的事务全权交由宰相处理。后来晋少帝继位,又重新恢复了枢密院,只不过这时不再单独设立枢密使,而是由宰相兼任。

后周时期,增加了参知枢密院事一职,并且出现了文官和武官交替充任的现象。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版图

五代十国时期的枢密院机构性质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已经具备外朝机构的性质。随着枢密院与外朝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使得枢密院的权力变得十分集中。

不仅枢密院一处,财政机构也发生了改变,虽然五代十国时期各国沿袭唐制,但是改变却非常大。职官也是官制的组成部分,也是后世学者们研究官制的重点。

晚唐开始至北宋时期,职官体制不断完善,这一设置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重要表现。

五代十国时期使职官数量剧增,且在唐制基础上设立了新的使职官职位。使职官特点表现在政治格局,令枢密院拥有非常大的权利;

经济体系的出现,让三司使获得了重要的核心地位;形成了升迁秩序,出现了阶官的发展趋势。

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员权力变化,直接影响到北宋初期政治制度的制定。

描绘五代十国时期的画作

02.贡举制度

从《文献通考》的记载来看,五代十国的贡举制度除却后梁和后晋曾出现过停举之外,其他时间基本能够如期进行。

这种情况与我们想象中乱世之下文章不再有着极大的区别。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贡举制度和唐朝的制度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贡举制度对于普天之下的学子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这场考试关乎其是否能够完成阶级地位的突破,同时也是有志之士达成理想的道路。

五代十国时期时逢乱世,经常出现战争,与唐朝时期的贡举不能相提并论。并且因为其统治者多好战,贡举常常因统治者的好恶而兴废,每个朝代并不相同。

“及第不必读书,作官何须事业”成了当时贡举的真实写照。五代十国时期贡举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献通考》

首先便是及第人数的变化,《文献通考》中有记载,每次所选取的进士人数不及盛唐时一半。

当时各股势力割据一方,民众多颠沛流离,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文献通考》中很客观地从五代十国时期的人文方面和士人素质分析,指出了这一时期士子人数变化的原因。

但是这一论点却并不适用于南方各国的情况,《南唐书》和《十国春秋》中记载,南唐和后蜀这两个国家可称为文化中心。

这里的士子基本出身进士,很少有出现诸科的现象。可是因为史料匮乏的缘故,其他政权之下的贡举情况我们无法确定。

五代十国时期的考试科目注重诗赋方面,这一点正好适用于文人。所以南唐国中只要饱读诗书的青年才俊,都会将考中进士视为荣耀。自南唐草拟贡举制度起,每次科举都有不少人考取进士。

《南唐书》

后梁时期,全部贡举人数却只有一百五十余人,到了后汉时期已多达千余人,其中还有不少中了五六次举。

后晋一朝仅明经一科就有五百余人,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唐朝的水平。但是应举之人不少,而及第之人的比例却大幅度减少。

五代十国时期与唐朝一样,分为常举和制举,制举的科目大多是由帝王临时下诏而定的。这一时期的常举和唐朝的常举一样,每年举行一次,此时的士人选取依旧看重进士。

进士科在贡举科目最难,导致人们将这一科目视为困难项,所以很少有人报考。

五代十国初期阶段,进士的选取非常困难,而这一时期诸科科目却千变万化。进士的考试内容往往重点在于诗赋,且五代十国初期不重视经学。

但到后唐一朝,帝王为了重新将儒学拿起来,便在进士科中增加了经学方面的考试。因为这一时期文人只重视诗词歌赋而轻视儒家经典,导致朝中无可用之才。

于是在进士科中增加经学,也是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

到了后周时期,儒家经典依旧不被重视,我们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士人的经学水平非常低。

当时的人们正在骑马的画像

所以在后唐、后周时期,都对进士科考试政策进行了调整,想要改变这一现状。

经过这样的调整,曾经重要的明经科却显得有点多余。在后晋、后周时期,明经科两度被废,最后再没设置过。

虽然在五代十国时期,明经科是仅次于进士科的,但明经科比较容易考。

这就导致了及第人数增加,但这些经由明经科及第的学子却很难获得官职。

所以这一时期会有已经及第的明经科学子又重新参加其他科目,只为进入仕途。

当时士人的文化素质不高,理事能力不足,后周时期便对一些科目做出更改。

当时的时局如此,考官的文化素养也不高,出的试题如同儿戏,所以才会有前文提到的“及第不必读书,作官何须事业”的批评。

即便如此,五代十国时期的贡举制度仍然影响着宋朝的贡举制度。

古代建筑

03.任官制度

五代十国时期的任官制度同其他制度一样,选择沿用唐朝的制度,只在一些细节上做出调整。

因此便出现了“劳考”制度,这一制度主要针对官员的资历考核。但不同于曾经审核中品以下官员,而是选择考核外地官员和无品级闲官。

五代十国时期延续了唐朝“选数”这一标准,但与唐朝的一年一选不同,这一时期改成了七年,也就是七次选。但这一时期不断出现战争,不得不改为十年十次选举。

但是就算如此改变,但在那个朝不保夕的年代,即便到了参选的日期,也会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返回。

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选举制度在当时也就没有按照制度硬性办理。并在选数当中增加了减选的办法。减选在其他朝代也在使用,主要用作对官员的奖励和惩罚,五代十国时期也是如此。

但是因为时局的特殊性,减选的目的有了极大的改变。其一是因为当时战乱不断,朝廷的官位不多,所以许多及第士子没有官职。

但相反的一点是,地方官职的空缺却比较多,为了能够让更多士子入仕,就会采取减选这一制度。

其目的是减免官员们的参选年龄,以便填补各地官职的空缺。说完这些制度之后,再来说“资”。

五代十国时期留存的资料

官资属于考核官员综合水平的标准,如官资便是官员们的职官和品阶。

由资延伸出的另一种制度为“资考”,是指官员备选人员的品阶及在一定时间内的年考。

在五代十国时期,资历有诸多不同的等级,参选人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进行升迁。还有一种制度被称为“资序”,五代十国时期将资序视作非常重要的参选要求。

根据一些资料记载,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员升迁,很明确地将官员的资历和其职官、品阶做出一个高低衡量的标准。

另一种制度为“考任”,这种制度在五代十国时期的任官资格中是很常见的。“考”与“任”一开始是分开的,但到后来这二者已经成为一体,综合筛查参选者的任官资格。

通常情况下,官员在任职期间会接受两次“考”,偶尔会出现三次。任职的官员参加这种考核,在顺利通过之后便会晋升一个品阶。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沿用了唐朝大部分制度,但是因为此时时局动荡,如果完全根据唐制来选拔官员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参选人的档案就显得至关重要。

五代十国时期留存下来的资料

这些档案中详细地记录了官员的年限、资历、任职期等各类资料。

可是由于战争的缘故,如果这些资料被损坏或者丢失,就会出现有人假冒的情况。这也给审核机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审核期间也比较严格。

这种严格的审查制度被称为“磨勘”,在这一时期是非常普遍的审核办法。参选的人数不多,所以磨勘就成了审核机构的重点。

引荐的参选人磨勘,需要三位官员作保,齐全的磨勘制度下,令整个审核过程都显得非常严肃。

结语:

回望我国漫长的历史,五代十国时期短短几十年并不算长。但通过史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混乱又短暂的时间里,各类制度都比较完善。

这些制度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又根据现状去修改,形成了符合自身国情的特有制度。

虽然战火不断,但我们也可以在这些制度里找到当时的统治者尽可能地建立自己的国家。这些制度在后来宋朝建立之后,也成了非常重要的资料,令宋朝走向繁荣。

这段历史只有不长的几十年,却为我国历史留下了极为特别的注脚。

资料出处:

《论五代十国的历史地位——以唐宋变革论为中心》

《五代十国时期的任官资格制度》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思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