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悟后起修是什么意思(悟后起修的种种状况)

导语:佛教之中,“悟后起修”的三个阶段,如何理解?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讲修行,分为两种,即觉悟前的修行,叫方便修,但那不是真修,真正的修是第二种:“悟后起修”,也就是说,觉悟之后的修行,那才是真正的修行。那么,真修是怎样的呢?

所谓的修行,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对于自身的反省,在这种认真的反省当中,大家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我是谁?”之类的疑惑,进一步的说,父母未生我之前,我在哪里?如果没有我,那我就是虚幻的、无中生有的,没有必要修行,如果生命是永恒的,就是常、乐、我、净,那么修行的意义又何在呢?

因此,真修所反省所追寻的就是这些内容,所以,真修往往会经历以下这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佛教之中,“悟后起修”的三个阶段,如何理解:

一、在修行的过程之中,一般会经历佛教中所说的“离执禅定”,即真修后的第一个阶段。那么,何谓离执禅定呢?顾名思义,出离一切所执,不住于一切外境,进入得定的状态,不受外境的一切干扰的意思,也就是说外在的一切客观的存在,已经不能对其形成任何干扰,他已经有部分自由自在了,这就是“离执禅定”。

很多人到达离执禅定,认为已经是究意了,于是就住于这样的境界(禅定)之中,不再出来,这种人所能成就的最高果位就是阿罗汉。

二、超越了阿罗汉的果位,也就是能够拔掉执着于“定”的这个病根,也就是在“定”中修行,在“定”中破“定”,最终一无所住,也就是拔掉了“无执禅定”之后,就不再有执着了。没有任何执着就是大解脱。这也是禅宗“桶底脱落”的道理,意为挑水的两个桶底都掉了、没有了,你想装东西也装不了,装不了任何东西那才叫真自在,若是还有东西可装、能装,那就不彻底,就还会有所执,换句话说“执定”也是执。

修到这个程度,就是第二个阶段了,也就是菩萨果位了,但这个果位并不是佛的果位,因此,还得继续修,因为还有众生要度。

三、经过菩萨这个果位,才有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说如果你以为桶底脱落就是心里什么都不要装,那你还是错了,因为如果桶里什么都不装的话,桶底是为何要脱落呢?你有见两个空桶,桶底会自己脱落吗?

因此,还是有装的,有装就是有所执,所以,修行的最大目标就是破一切执,只有破一切执,才能到达大解脱的境地。

而我们修行最大的障碍有两个,一个是我执,一个是法执,执于佛法。认为有个道理或真理在那,永恒不变,颠扑不破,认为有个我,怎么会没有我呢?其实,你自以为的我,并非真的是我,如果真正去掉自我,我、法二执都去掉,法无我、人无我,能做到这,就必须要能桶底脱落,不但是要桶底脱落,还要连桶都不了,那才是真正的自在解脱,才是最高的成佛果位,这就是真修的第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其实也是成佛的阶段。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快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