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的元宵有什么(潮州元宵节吃什么)
导语:潮州的元宵习俗
“上一期我们讲到,元宵节习俗有掷喜童,吊喜灯,取神物,灯首做酒,摇竹欉。那这一期,我们来仔细说说这几种东西究竟是什么?”
摄影:彭商豪
01
—
掷喜童
“元宵日,乡村开阔处搭起彩棚,用泥土塑一尊巨型的弥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弥勒佛的头、肩、肚脐、大腿等部位,都摆设有男女泥“喜童”。人们站在一丈多远的竹栏杆外,用铜钱瞄准弥勒佛身上的泥喜童投掷,中者喜童即归其所有。
据说命中“男喜童”者,日后就生男孩。命中后,棚主与周围的人就会向她(他)喝彩、道喜。命中者更是兴高采烈地把“喜童”抱回家,自觉中了头彩,是好兆头,今年定能早生贵子早发财。”
可惜,找不着照片,但是我们也可以脑补一下,
这也许就是现在游乐场上的套圈圈的鼻祖。
摄影:许雅琪
02
—
吊喜灯
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
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
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子,农历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着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着家中添了丁。
摄影:远方
每晚家人要抱着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灯笼里点燃蜡烛,使灯笼通红,一面接受周围乡人的祝贺。
03
—
取神物
元宵此日,乡村中多有设坛拜神活动。
各神庙宗祠灯火齐明,烟雾弥漫,善男信女争相参拜,热闹非凡。神坛前所摆的鸡、鹅、鸭、糖果、粿品、花烛、大吉(潮州柑)等祭品被视为神物。参拜的男女纷纷卜取祭品,取回家中,这就叫做“求喜物”。
求子人家可到庙里去拜求,手里拿三支香请喜物回家,安放在家中桌上,寄望新的一年早获麟儿。如若得子,第二年的元宵夜要加倍买些喜物还到庙里。
摄影:远方
04
—
灯酒
灯,潮州话与男丁的丁同音
在乡村,上年生过男孩的人家,元宵夜还要在祠堂设宴请客,以庆“出丁”,俗称“做丁桌”。
摄影:远方
宴客时有两种席式,一种叫“龙船席”即用好多只方桌连结起来,客人围在两旁吃饭,形同划龙船;另一种叫“走马席”,即无论亲朋疏厚,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摆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来临,接连不断。这后一种席式一般是较有钱且较慷慨的人家才会这么做。
05
—
摇竹欉
欉:即为“丛”之意
已婚妇女在元宵节有摇竹丛的风俗。
她们在傍晚就开始精心打扮,天色一黑,结伴溜出家门,走到村边竹林,一边摇竹一边念:“摇竹丛,摇竹丛,合天又合人。”求天公保佑自己永远年轻美丽,得丈夫宠爱,让家庭幸福。
未生育的妇女还会念:“摇竹头,不用愁;摇竹尾,年底养个大乌龟(生男孩之意)。”然后选出一条竹芯最旺的小枝条,端端正正地插在头上,一边插一边念:“插竹叶,插竹叶,头做尾着。”意思是插上竹叶,就会吉祥如意。此夕谁家竹林被采,均不过问。
摄影:远方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