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碰到挫折的应对方法(遇到挫折时你的表现如何)

导语:遇到挫折如何应对?看到挫折的两面性,找出最优方案

蔡康永说:生活就是暴击的循环。

我们一生走过的路,其实就是摔倒、爬起来,然后再摔倒、再爬起来。谁也无法避免摔倒,也无法做到摔倒以后就躺在原地。遭受打击在所难免,而我们在压力和挫折下的反应,决定了我们能否转祸为福,或者只是徒劳地经受苦难。挫折是人生的常态,如何从挫折中站起来,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很多人都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就能……。比如,如果我有钱,生活就会幸福;如果我升职,就会实现个人价值。我们假象出一种近乎完美或者成功的生活,认为如果我能过上这种生活,人生就会大不一样。然而事实是,并不能。当你拥有这些,生活依旧是一地鸡毛。因为我们无法满足于当下得到的东西,而人生不如意事又是十之八九,挑战和新的台阶永远存在。所以一个人的生活乐趣,以及人生的最优体验,并不来源于物质,而来源于主观体验。或者可以说,你的主观体验就是你的人生。那些历经苦难,但是没有被打倒反而更享受人生的人,他们才是人生的主导者。所以与其说我们该如何击败困难,如何应对挫折,不如说如何找到心灵的和谐。

1. 在挫折中寻找改变的契机

有句话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几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我认为这些机会更多地深藏在挫折中。如果一个人一帆风顺,然后一飞冲天,其实是挺可怕的一件事。所以那些痛苦的挫折,对于我们正面的意义在于,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减少了冲突性和不必要的选择。

就用最近很火的摆摊举个例子吧。有的人摆摊赚得盆满钵满,说摆摊是个新风口。而有的人呢,只卖了几块钱,就说摆摊没意义。一件事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反馈呢?其实那个赚得盆满钵满的人,也经历过摊子无人问津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他更多思考的是,到底是商品问题,还是摊位问题,导致生意不景气。而这样的挫折,起码能让他排除掉错误的选项,更加接近了那个正确的选项。而那个觉得摆摊没意义的人,可能只是拉着东西找了个地方等着顾客上门,或者把原因归结给运气不好。所以两者的区别,在于面对困境时的思考和应对。

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有的人会用理智思考,而有的人却被情绪主导。所以,当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建立内心的秩序非常重要。不要被负面的情绪侵吞了理智和思考。要从内心认定,每一次挫折都是改变的契机,这件事情会有最优解决方案。

2. 应对压力

面对同样的打击,为什么有的人会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却找到了人生的更优体验?

在心理学上,把这个问题归结为“压力的适应”。而缓解压力,来源于三种支持,首先是外来的助力。比如生病住院带来的经济压力,可以通过医疗保险缓解,那我们自身的压力自然也被缓解。第二,是个人的心理资源,包括了智能、教育水平和其他相关的人格因素。比如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外向的人会比内向的人更容易结交到朋友,进而更快适应环境。第三,就是一个人应对压力的策略。

相比起第一种和第二种,第三种对于压力的缓解更有效,主观能动性也更强。而一个人应对压力的策略,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大类。积极策略又称为是“转换型适应”,消极策略称为是“退化型适应”。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我们还是用例子来说明。

比如现在很常见的一个问题,中年失业。前段时间有一句很火的话:“不要骂年轻人,他们会随时辞职的,但是可以骂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孩子的。”可见中年人面对多大的压力,而中年失业,简直是不能承受之痛。中年失业可以做出两种选择。一种是逃避型生活,不去想这件事,沉迷于喝酒、游戏等等。这些心理和行为,就是“退化型适应”。第二种选择,就是重新对自己评估,找到问题所在并重新界定自己的职业范围。选择调换岗位,或者学习新技能,从事其他工作。这就是“转换型适应”。

很少有人会使用单一的应对策略,更多人会在两种策略之间过渡。比如前一晚喝得烂醉,第二天带上简历去找工作。而两种应对策略之间的转换,离不开“勇气”这两个字。

生活想把我们打倒很容易,而我们站起来不容易。除了因为一个人的教育、见识和机遇等等,还因为自身的勇气。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加渴望平静的生活。所以当这种平静被打破,是否有勇气踏浪而行,也是一个人能否战胜挫折的关键。

哲学家塞涅卡指出:

“人在得意时表现出的种种优点令人羡慕,但人在困境中表现出的种种优点更令人佩服。”

我觉得,勇气决定了我们在惊涛骇浪中,是那个被拍打的前浪,还是那个乘风而起的后浪。

希望我们的人生一帆风顺,如果不能,希望我们能在苦难中学会与自己和解。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楠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