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潘多拉(Dorothy E. Dinnerstein)是一位美国女性主义学者,她的《潘多拉的笼子》被誉为女性主义之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以来最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女权主义著作之一。在这本书中,潘多拉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它是指一种解释人的性别、文化和社会化身份形成的机制,认为人类性别和文化身份的差异是由早期妇女经验中的父权制度造成的。那么,潘多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有哪些具体内容呢?
潘多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首先,潘多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性别固化是源于早期的亲子关系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在传统的父权社会中,男性主宰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女性被剥夺了社会参与和资源的权利,被视为家庭生活的附属物。这种早期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模式形成了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认知差异,男性被教育为对外的家庭经济支柱和社会竞争者,女性被教育为内部家庭服务者和依赖者。这些行为模式和认知框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被认为是自然的和必然的,进而不可变化。
其次,潘多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习得性别角色依赖于外部的著作和文化选择。他们说,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助于加强性别角色的差异,形成性别歧视和不平等。例如,社会对女性的外貌和身材的结构要求更高,对男性的体力和竞争力的要求更高,从而强化了相应性别角色,使男女在家庭、教育、职业等领域中无法平等发挥。此外,媒体和广告经常运用性别刻板印象和差异营销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知模式。
第三,潘多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社会和文化气候不仅影响个人性格和行为,还影响群体对人性的理解。社会认知的机制允许人们接受某些性别差异的概念和行为,并使这些观点在群体之间得到认可和重视。这种社会性的认知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某些性别角色和性别刻板印象易于受到社会认同和传承。
综上所述,潘多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社会经验和文化环境是形成性别和文化认同的关键因素,是性别与文化差异的本质。它促进了我们思考性别、文化和认知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我们的个体和身份认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调整我们的社会认知和行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