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玉米古称黍(黍早是哪个远古居民种植的)

导语:书本博物课——古老的“黍”和外来的“玉米”

自古以来,孩子们都要学习基本的常识,某蒙学书籍里有这么一句“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这里所说的都是古人生活中的主要粮食。此中的“黍”是不是指我们现在常见的玉米(别名玉蜀黍)呢?

黍的植株

黍的穗子

黍的穀子

“黍”在先秦已有确指

在中国,“黍”自古以来就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亦称“稷”、“糜子”,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叶子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如《说文》:“黍,禾属而黏者也。”《礼记·月令》:“天子乃以雏尝黍。”《礼记·曲礼》:“黍白芗合。”《诗·魏风·硕鼠》:“无食我黍。”《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王安石《后元丰行》:“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这些文书中的“黍”都是指禾本科一类子实小的谷物,没有一种是指今天之玉米。

“黍”与稷、麦、菽、稻并称为“五谷”,加上高粱就成了六谷,即“稻粱菽麦黍稷”,而玉米并不在“五谷”或“六谷”之列。

玉米植株

玉米于明朝传入中国

《三字经》是古代蒙学读本,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人伦之道、历史和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三字经》的作者存疑,有南宋王应麟,宋末区适子,明初黎贞这三种说法。后人一般认为是南宋王应麟初撰,历代有增修。

从《三字经》的作者所在时代来看,无论是王应麟,还是区适子都不知道玉米,元末明初的黎贞也不太可能见过玉米,他们又怎么会将玉米叫做“黍”呢!

玉米的原产地在墨西哥或中美洲,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之后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玉米传入西班牙后,才逐渐传至世界各地。那么,玉米是何时传入中国的?根据我国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入我国是在广西,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到明代末年(1643年为止),它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等十省。浙江、福建两省的明代方志中没有记载,但有文献证明在明代已经种植玉米。从清初到十七世纪末为止,方志中记载玉米种植的又多了辽宁、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六省。1701年以后,记载玉米的方志更多,到1718年为止,又增加了台湾和贵州。单就有记载的来说,从1531到1718年的不到二百年的时期内,玉米在我国已经传遍二十省。

玉米产区分布图

“黍”不是玉米

玉米,也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粟米、番麦等,河南周口商丘一带,方言以“玉蜀黍”居多。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有人将玉米误认为“黍”,很可能是因为玉米有“玉蜀黍”这个别名。有人根据元朝贾铭的《饮食须知》(约1367年)中谈到玉蜀黍,而且元代尚食局(元朝宫廷里管理皇帝膳食的机构)有御麦面,就以为我国元代已有玉米,这种说法不正确。所谓御麦面,不过是专制皇帝御用的上好麦面。《饮食须知》中谈到玉蜀黍的部分很可能是后人加入的,恐不可靠。而在其他各国的历史上,直到十五世纪,没有一个国家有关于玉米的记载或任何迹象。

或许有人认为《三字经》虽成书于玉米传入中国之前,但直到民国,每个时期都有修撰。明末玉米已是寻常之物,那么后来的版本中“黍”能不能指玉米?不能!黍自先秦已有确指,从未指玉米。而且后代增订的多是针对历史部分。即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这部分讲述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的内容。也就是说“稻梁菽,麦黍稷”的意思从成书之后就没有改变。

过去的粮铺内景

五谷

“稻粱菽麦黍稷”是什么?

稻子是一种粮食作物,在水田中栽种的是水稻,在旱田栽种的是旱稻。目前水稻为多。植株茎顶结穗,成熟时果穗为黄色。子粒细长的叫做籼稻,长江以南栽种两季,分为早籼稻、晚籼稻两种。晚籼稻质量好于早籼稻。籽粒粗短的叫做粳稻。稻谷的籽粒有黄色硬皮,去皮后米粒为白色,称为大米。籼稻磨的米叫做籼米,粳稻磨的米叫做粳米。有一种稻子米质富于黏性,叫做糯稻,磨成的米叫做糯米。

粱,是指高粱。春种秋收,叶子长,稍宽,有光泽。茎秆较高,粗细如人小指,每叶一节,茎体光泽明亮,外皮质地坚硬,硬皮下内穰较嫩软,结穗期茎穰含糖量高,味甜。果穗在高茎之上,成熟时为红色。成熟的籽粒也称作高粱。高粱磨成米叫做高粱米,白色微红,蒸饭红色加重。高粱是酿酒的好原料。

菽是豆类的总称。种植的豆子株棵不高,茎体生叉,果实生在豆荚内。豆荚成熟后坚硬。每个豆荚内含豆粒2—6粒不等。豆粒外皮光亮,黄色的称为黄豆,粒较大,也称作大豆。豆粒黑皮的称作黑豆。绿皮小粒的是绿豆。红皮或花皮小粒的是小豆,红小豆品质优良。豆粒白色扁圆比黄豆大的为芸豆。秼棵生蔓的结扁长豆荚,外皮绿嫩可食的是豆角,可做为蔬菜。

麦是指麦子。幼苗像草,长成后茎上结穗,穗上长有芒针。麦子的籽粒可以磨面食用。麦子种类很多,有大麦、小麦、燕麦等等。种植较多的是小麦,春种秋收的叫做春小麦;上年秋末耕种,经过一个冬天,第二年夏季收获的叫做冬小麦。冬小麦品质好,为人们所喜欢。通常食用的面粉是小麦粉,用于包饺子,蒸馒头。

黍是春种秋收的农作物,杆直立,有毛,茎上结果穗,成熟时为黄色、红色或白色。籽粒白色、黄色或褐色,有的性黏,有的不黏。可以食用或酿酒。秆、叶及种子都可以做饲料。当今叫谷子,谷粒碾磨去皮后是小米,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白色。有的黄色小米性黏,叫做小黄米,可做黄米饭,亦可磨成面做各种粘性食物。

还有一种和谷子相仿,茎秆坚硬,籽粒黄色圆大的,是糜子,碾磨去皮后叫大黄米,性黏,可做大黄米饭,也可磨面做各种黏食。大黄米可用来酿制黄酒,如加饭酒。

稷是古代一种粮食作物的名称,有的书说是黍属,有的书说是粟(谷子),还有的书说是高粱。但是在古代,稷为百谷之长,帝王奉祀为谷神,有“江山社稷”一词为证。

六谷的谷指谷子,同时又是粮食作物的总称。现在一般称五谷,但不同的书籍对五谷的种类说法不一。五谷也好,六谷也好,可理解为全部粮食作物。

清代《三字经》书影

后记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  

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经历朝增补,版本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传统版和新版。传统版自宋后增补多在“史”这个部分,常见的是王相注释的清版,新版多以民国章太炎的《重订三字经》为底本,增补的《三字经》补齐了清朝的历史概述,去掉了“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这一句,而改为“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复汉土,民国兴。”,字数较传统版多,修改较大。

某版本的明清史是:“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至宣统,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

清版的相应段为“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七世 至崇祯 权阉肆 寇如林 至李闯 神器焚 清太祖 膺景命 靖四方 克大定 廿一史 全在兹”。

民国重订版则是“太祖兴 称大明 纪洪武 都南京 迨成祖 迁宛平 十六世 至崇祯 权阉肆 流寇起 自成入 神器毁 清太祖 兴辽东 金之后 受明封 至世祖 乃大同 十二世 清祚终”。

本文内容由小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