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太祖和高祖有什么区别太宗是仅次于他吗(太祖和高祖的区别)
导语:历代太祖和高祖有什么区别?太宗是仅次于他们的庙号吗?
古代庙号的历史可比封建王朝的历史长多了,起源于商代的庙号制度一直伴随着帝王们到清末,除了周朝和秦朝,其他朝代都延续了这一传统,不过真正意义上实行庙号制度的还是从汉朝开始的,刘邦就是第一个真正拥有庙号的人。
汉太祖刘邦
当然汉朝作为恢复庙号制度的朝代,严格地遵守“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这里的功指的是有开创之功,德是有守成之德,因此对追加庙号这一事情极为慎重,两汉这么多帝王中,真正有庙号的只有七个人,其余曾经有庙号的都以无功德为由全部取消,毕竟这是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拥有的,直到三国时期庙号开始泛滥,除了亡国之君和政变中被拉下来的帝王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太庙
其中大家看到最多的就是太祖、高祖、太宗、高宗一类的庙号,那么作为开创之功的太祖和高祖有什么区别呢?太宗是仅次于他们地位的庙号吗?
高祖的由来
在原先的宗庙系统中有天子七庙的说法,也就是一祖二宗四亲庙,其中祖为始受封者,即第一个接受分封的人,二宗是太祖和太宗,其中太祖是第一个接受天命的人,而四亲庙就是代表天子的四个先祖即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在宗庙中享受祭祀,不过只有一祖二宗为世代祭祀不毁,为万世不祧,而四亲庙则依次迭毁又新建,迁进始祖庙内按昭穆序位排列。
天子七庙来源于《礼记》
对于汉朝来说,刘邦是始受封者,也是始受命者,因此按照宗庙制度,被称为太祖完全是顺理成章的,而《汉书》和《史记》都描述了给刘邦确定庙号和谥号的过程“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因此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谥号高皇帝。
那为什么很多人都喊刘邦为汉高祖呢?这是因为商代的庙号经过周朝和秦朝之后过去了近千年,很多人都不知道之前的庙号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而且商代庙号记录也没几个,因此也没人在乎太祖到底代表了什么,因此很多人直接用周朝流行的谥号“高”来代替刘邦的宗庙,用“高祖庙”直接代称,毕竟高祖庙比太祖高庙方便多了,就连当时的汉朝人包括司马迁在内都把刘邦叫做汉高祖,因此高祖就这么来了。
后人习惯称刘邦为汉高祖
毕竟高祖在宗庙系统中没有,最终因为汉朝初年宗庙制度的不完善瞎叫,把刘邦的庙号和谥号叫混了最终才搞出了“高祖”这么个庙号,后来因为叫习惯了,因此也成为庙号的一种。
太祖和高祖的区别
其实太祖和高祖在汉朝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基本没有区别的,两个地位功绩差不多的帝王都可以叫太祖、高祖,两个轮流着使用,因此很多人说太祖排第一、高祖排第二的说法是不对的,这两个没有本质的区别。
曹魏:魏太祖曹操(始受封)、魏高祖(始受命)曹丕;
晋朝:晋高祖司马懿(始受封)、晋太祖司马昭;
后赵:赵高祖石勒(始受封、始受命)、赵太祖石虎;
前秦:秦太祖符洪(始受封)、秦高祖(始受命)符健;
刘宋:宋高祖刘裕(始受封+始受命)、宋太祖刘义隆;
萧梁:梁太祖萧顺之(萧衍父亲)、梁高祖萧衍(始受封+始受命);
南陈:陈太祖陈文赞(陈霸先父亲)、陈高祖陈霸先(始受封+始受命);
隋朝:隋太祖杨忠(杨坚父亲、始受封)、隋高祖杨坚(始受命);
唐朝:唐太祖李虎(李渊父亲、始受封)、唐高祖李渊(始受命);
五代时期,兵强者称王,基本都是草头天子,因此没有先前始受封和始受命的讲究了,因此大家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比如梁太祖朱温、后唐太祖李克用、后周太祖郭威,而石敬瑭则是后晋高祖、刘知远为后汉高祖。
五代乱世基本都是草头天子称王
因此从汉朝到五代时期,太祖和高祖没有什么区别,地位都是一样的,有时候高祖排在上面,有时候太祖排在上面,但是从宋辽开始,再也没有高祖这个乱入的庙号了,赵匡胤、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朱元璋、努尔哈赤全部都是太祖的庙号。
明太祖朱元璋
祖号的泛滥
祖号的泛滥还是从三国曹魏开始的,本来开创之功的叫祖,如果继承者有开创之功的也叫祖,但是曹魏开始一下子搞了三个祖,太祖曹操、高祖曹丕(《资治通鉴称作世祖》)、烈祖曹叡,打破了祖这个庙号的严肃性,后来人有样学样,搞出许多祖来,一下子让祖号开始泛滥,当过皇帝的有烈祖、显祖、圣祖、成祖之类的,追封的就更多了,什么肃祖、懿祖、献祖、睿祖什么的一下子都有好多。
曹魏三祖,太祖曹操、高祖曹丕、烈祖曹叡
太宗是仅次于太祖和高祖的庙号吗?
那么问题来了,太宗作为祖之后以宗排第一的庙号,地位是不是仅次于太祖和高祖呢?答案当然不是的,因为在太祖和高祖之后还有一个祖,这就是在后世继承中有开创之功的世祖,能得到世祖这个庙号的往往都是开辟了一个王朝的全新的历史时期,或者正式统一天下的君主也有世祖的庙号。
知名的得到世祖的皇帝
汉世祖刘秀
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建立者,严格来说也是王朝最初建立者,但是他是西汉宗室之后,也是利用西汉宗室身份的优势恢复了汉家天下,因此作为王朝断代史的开创者,世祖实至名归。
位面之子刘秀
晋世祖司马炎
司马炎篡魏后,灭了东吴,一统天下,自古以来一统天下功劳都是很大的,令晋朝成为大一统的王朝,因此有了世祖这个庙号。
司马炎
北魏世祖拓跋焘
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在位后灭胡夏、北燕、北凉,终结了十六国的乱世,令北方得以稳定,可以说是十六国乱世的终结者,开创了北魏全新的局面。
隋世祖杨广
人人都知道隋炀帝杨广,但是不知道杨广的庙号其实叫隋世祖,是杨广的孙子杨侗追封的,至于杨广的功过大家也都知道,疏通大运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东征西讨,但因为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导致隋朝崩溃,如果杨广不这么急功好利,或许真的能开创隋朝新的时代。
杨广
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原本是蒙古帝国的第五任大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元朝,并且南下入主中原,建立疆域空前广阔的元朝帝国。
元世祖忽必烈
清世祖福临
清世祖的庙号很多人都说有些争议,但是并没有瞎搞,因为顺治入关,清朝才真正入主中原,让清朝从关外割据势力成为大一统王朝,自然是开创之功,虽然功劳都是多尔衮等人的,但的确是开创了清朝全新的局面,这个功劳也算他这个皇帝的,因此世祖也不为过,只不过圣祖这个才是真正争议很多的。
清世祖福临
至于其他的世祖,以十六国和南北朝居多,这些国家基本都是割据政权,功绩一般,但都上了世祖这个庙号,也是世祖这个庙号泛滥的表现。
太宗的含金量
太宗的含金量可就太高了,因为一般情况下王朝只有第一个是太祖或者高祖,后面都是宗,因为后面都是守太祖、高祖的江山,如果说太祖是修造了一艘船,那么太宗就是规划这艘船行驶方向的人,很多制度都是在太宗手上进行确立和完善的,后来的人只能在此基础上加速或者减慢,要么稍微偏倚一下,但是大体上方向还是太宗的方向。
唐太宗李世民
历史上的太宗包括文景之治的汉太宗刘恒、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更改契丹为辽的辽太宗耶律德光、灭辽和北宋的金太宗完颜晟、南下灭金远征欧洲的元太宗窝阔台、开创永乐盛世的明太宗朱棣、改后金为清奠定清朝入关基础的清太宗皇太极等等。
当然还有宋太宗赵光义,只不过宋太宗以一人之力将太宗的含金量缩水,不过再不济宋太宗也有灭了北汉的功绩。
宋太宗
有人说朱棣的庙号是明成祖,这其实是嘉靖帝给上的,因为天子七庙,朱元璋的庙是不能动的,为了把自己父亲抬成兴献帝,嘉靖帝可谓是煞费苦心的,嘉靖帝祖父是明宪宗朱见深、曾祖父是明英宗朱祁镇、高祖父是明宣宗朱瞻基,这加上父亲的宗庙,这四个庙是不能动的,能动的只有朱棣的庙和明仁宗朱高炽的庙,因此把朱棣庙号改成明成祖这样就可以万世不祧,移出明仁宗的牌位,这也是朱棣明太宗为明成祖的原因。
兴献帝朱祐杬
至于朱棣肯定不乐意的,虽然是祖了,但是他肯定喜欢太宗这个庙号,毕竟夺了自己侄子的位置,一辈子南征北战,内政外交都是摆脱自己夺位不正的影响,而成祖这个庙号相当于直接告诉世人朱棣他从北打到南的的所作所为,想掐死嘉靖的心都有了。
朱棣
总体来说,所有的庙号中,太祖和高祖其实地位是一样的,之所以很多人都理解为太祖第一、高祖第二的原因就是著名的太祖都是自己真枪实刀的打下来的,比如汉太祖、宋太祖、金太祖、元太祖、明太祖、清太祖等等,而高祖的比如魏高祖曹丕、晋高祖司马懿、刘宋高祖刘裕、南梁高祖萧衍、北齐高祖高欢、南陈高祖陈霸先、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后晋高祖石敬瑭等等,感觉都是一群篡位才称帝的皇帝,因此感觉低人一等,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余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