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敬持志循序致精出在哪里(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导语:居敬持志,循序致精,何妙之有,竞令王阳明有醍醐灌顶的震撼?
居敬持志,是读书之道;循序致精,读书之法。
“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所谓“居敬”,敬,恭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朱熹说:“读书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又说:“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句逐字,各有著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所谓“持志”是要坚定志向。朱熹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要立定学圣贤之道、修身复性的志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一本书的文字看起来非常多,但真正的起作用的就那么一两句话!最近看了一本书《大儒王阳明》。
王阳明在十岁就有做圣人的大志,为此奋斗不息。先是研究道研究佛法。到30岁,他还没有到圣人的境界。他拜访了大儒娄琼,领教到格物致知是圣贤走的第一步。所以在17的时候也格过竹子,都没有成功。于是对朱熹的格物致知就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在30岁时他上来九华山,拜见了蔡蓬头真人,说他官气太浓,难以入仙。又拜见了一个 的大和尚。在山洞当中见大合尚,他说了一句话:"宋朝的周廉溪和程明道两位好秀才"。
他重新研究朱熹的著作。朱熹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居敬持志,是读书之道。循序致精是读书之法。所以他一下子感觉茅塞顿开。重新把他自己的思想就放在了儒家的学问当中。从此以后,他开。在儒家的范畴向着圣贤迈进。才有了他后来的龙场悟道,成就了阳明心学的大智慧。
当我读到这一段时候,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结合我个人,读的书也比较多,也比较杂。研修过佛法,研究过老子庄子列子,对儒家的四书五经也在研修。但是呢没有一个非常精通的。看到书中,王阳明的感悟,很有感触:人先有志向,再选择的学问,一旦选择好,就要专心致志,不要动摇,一门心思深修不息。第二句话的意思,读书应该循序渐进。由粗略的学习向深入的学习进发。由浅入深。由粗到精。这也是我们现代人容易忽略的地方。
真正的要弄懂一本书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宋朝的赵普,他一辈子研究了《论语》,就有半部论语的方略,治理了宋朝的江山。
北宋时期的张载投笔从戎,范仲俺送给他送了一本《中庸》,叮嘱他用心研读,最后也创立了关学文化。成为宋朝关学的大集成者。由此可见,朱熹对读书有独道的研究,见解精辟,一针见血,修学实用。
今天把这句话分享,与大家共勉。不知大家有没有受益?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