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论语中的仁人(论语中的仁的含义)

导语:论语解读50、论语中的“仁”

12•1颜渊问仁。子曰:颜渊曰:子曰:颜渊曰: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颜渊说:孔子说:颜渊说:

,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12•2仲弓问仁。子曰:仲弓曰: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仲弓说: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的一段话。他谈到了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12•3司马牛(1)问仁。子曰:曰:子曰:

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司马牛说:孔子说:

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所以,这里的是为服务的,为了,就必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论语》中,孔子讲到的“仁”的概念有三个含义,一是仁政,二是仁德,三是仁心。仁政指执政者的施政理念,重点强调对民众的心态;仁德指士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仁心是前两者形成的本源。当然,这三个概念不是竭然分开的,而是融通的——要施行仁政,当然要求施政者个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那就是仁德;而要修成仁德,必先有仁心。孔子认为,一个士人的远大理想就是执政,施行仁政,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具备仁德的品质,而前提是个人必须有一颗爱人之心。

在阐述仁政的概念时,孔子还讲到仁和道的关系,仁和礼、乐的关系。

在讲到仁德的概念时,孔子重点讲了仁和智的关系,他认为,智是一个仁者实现愿望的必不可少的伴随和补充,近乎今天我们所讲的德和才的关系。为什么孔子总是把仁和智联系起来讲?因为他所追求的仁是有使命的,不是一个自然人的品质问题。

仁政、仁德归结为仁心,仁是人的美好的内心世界。

孔子的仁政思想、仁德思想应该是有普世意义的:无论什么阶级、什么政党,凡执政者,都要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文人学士,都应加强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孔子讲仁的态度是极其严肃的,用他的仁的理念对照考察别人时也是极其严格认真的,因此,他很少认为哪个人够得上仁的标准。

但是,孔子又认为仁不是高深理论,不是高不可攀,仁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在人的实践行为中。他十分强调实践,他不主张离开社会行为的苦行修炼。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