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糯米饭外面卖的没有在家做得好吃(黑色的糯米饭怎么做)
导语:黑色的糯米饭,外面卖的没有在家做得好吃,多数人吃过没做过
浙江景宁新村,原名“乌饭恰”,要说这个村子和乌饭有何渊源,还得问一位老手艺人—蓝庭昌。蓝庭昌是畲族乌饭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制作乌饭已有40余年,据他所说,乌饭恰(畲语念ke)就是客人到这个畲乡,当地畲民必会用乌饭招待的意思。
乌饭,又乌精饭、青精饭或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
从唐代开始流传,相传起源于道家,是道徒羽士们辟谷修道时的吃食。而畲族人吃乌饭,则更像原始农作物崇拜的遗存,最初祭祀稻神,须为米谷着色,经过长久的历史演变,畲族乌饭逐渐在普通民众中流行开来,成为节气时令中广受欢迎的重要食物。
制作乌饭的步骤,虽然只有捣叶、泡米、蒸饭短短三步,但要做好并不简单。将乌饭树的鲜嫩枝叶捶碎、揉烂后用温水浸泡 3 小时,而后用纱布过滤只余汁液,再倒入淘净的糯米,浸泡一宿,最后糯米滤水后混入配料入饭甑蒸透方可享用。
一起看看蓝师傅是怎么做乌饭的吧。
【食材】
糯米、乌饭叶、赤小豆、猪油、五花肉。
【做法】
1、采摘新鲜乌饭叶,放盆中清洗干净。
制作乌饭,乌饭叶是关键。乌饭叶,更为雅致的称呼是南烛,属于常绿灌木,多分布于福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台湾等地。
乌饭树都是天生天长,却往往每个畲族村落山上都会有,它长得并不高大,呈膨大的分枝灌木状,仿佛天生为了方便采摘、服侍于乌米饭一事而存在。为了制作乌饭,蓝庭昌在自家屋后的田间山头种了十余亩乌饭树,采摘叶子时,用手掌裹住从枝头顺到枝尾,便能装进腰间的竹篓。
三月伊始,正是草木萌发之时,制作乌米饭的原料乌饭叶,也正是最鲜嫩的时候,故而选择三月初采摘、制作,是最切合时令的。而且采摘乌饭叶须得是在晴天,被雨水打湿的叶子就不好了。
2、将洗好的乌饭叶倒入石臼中,一人用石锤敲打,一人蹲在旁边 用勺子弄平石臼里的乌饭叶,两人互相配合,直至将乌饭叶锤打成渣,滤出乌饭叶汁。
鲜嫩的乌饭叶被仔细清洗之后,置于石臼中反复捶打,畲家汉子不断高举的手臂与一旁协助捣叶的妇人,你来我往间律动成一首劳动欢歌。硬功夫过后,乌稔叶被完全捣烂,黑色的汁液也逐渐流淌开来。
3、用桶装好乌饭叶渣,倒入大盆中,随后倒入半桶温水浸泡出汁,用手反复搓揉出更浓郁的乌饭叶汁。
4、泡过的乌饭叶渣再次放入纱布中,封紧袋口,用力挤压出乌饭叶渣中剩余的乌饭叶汁水;往乌饭叶汁中倒入糯米,搅拌均匀后浸泡一夜。
被乌饭叶汁浸泡过的糯米的颜色深浅,主要在于乌饭叶汁液的浓度,一般五斤乌饭叶浸泡十斤糯米,若采摘量少,多浸泡一些时间也可以。
过去,传统耕作的稻谷产量少,景宁本地有一种名为“酒糟糯”的原生种,种植于梯田上、田埂间,更为稀有,畲民特别喜欢用它来制作乌饭。到后来,杂交稻开始推广普及,可却少了点原本的味道。
5、第二天,将已经完全泡成黑色的糯米盛出,放进篦子中沥干乌饭叶汁。
6、调配馅料,上锅蒸熟。将赤小豆,混入猪油和切碎的五花肉,以及少量红糖蒸熟提前拌成馅料,一起倒入乌米中混合,随后倒入木甑中蒸1个小时左右,即可配着其他小菜享用。
蓝师傅制作的乌饭,之所以味道更胜于外面卖的乌饭,除了自己亲自种植的乌饭叶更好之外,秘制的馅料也是秘诀所在。赤小豆甜糯、猪油鲜香,为原本的清淡乌饭增添了多重风味。
乌饭上火蒸煮常用木质甑子,最好还得用上土灶,原因无它——受热均匀。中火慢炖,蒸煮出来的乌米饭颗粒饱满、米粒发散;一小时后,掀开甑子的木盖,耳听沸水咕咚,蒸汽弥漫,便见桶内的乌米饭,静卧如墨色磐石。
微长且圆润的饭粒,乌黑透亮,泛着些许暗红油光,入口几粒咀嚼,绵密饱满又颗粒分明,滋味微甜,有着植物感的青、辛之气,还像是矿物质附着的口感。
畲民们相信,吃乌饭可以祛风解毒,防蚊叮虫咬,而且乌饭叶还有助阳补阴,明目壮肾的效用。每年的三月三,便成了畲民们独有的“乌饭节”,在这一天,他们载歌载舞,共同享用乌饭,好不热闹。
现在的乌饭不再是单纯盛放在粗瓷青花碗里的古早味了。在街上售卖的乌饭,在蒸之前就会被捏成小团,盛放在竹编小篓子里,有的还会在上面装点一粒红枣,黑红撞色,热烈红火。或者打成乌饭麻糍,裹挟一颗咸蛋黄,滋味绝妙。
人们对味觉的感知原本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但当遥远的民族味道,凝结成当下的生活方式,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传承与延续。
本文内容由小馨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