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东篱把酒黄昏后人比黄花瘦翻译(东篱把酒黄昏后是什么花)

导语:东篱把酒黄昏后,人比黄花瘦

那年秋天和往年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秋高气爽,恰逢重阳佳日,到处都洋溢着某种喜庆。

模糊的、难以捉摸的,却又实实在在的喜庆。

是啊,亲人相聚,友朋在旁,世间快意之事,莫过于此。

可所有这些,似乎都和她没有什么关系。

盈盈菊花暗香中,她挥笔而就,便是那首后世经典流传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凉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醉花阴》起笔陡峭,愁永昼用现代语言翻译,大致如下:

哎妈,这一大整天哟,可怎么打发?

主人公发愁如何消磨时间,漫长的时光在她眼中被视为“永昼”,想想便令人绝望和害怕。

薄雾浓云有三种意思:

其一可能是指天气,其二可能是指在兽形铜香炉中点燃香料引致的烟雾,其三可能是形容心理感受,是面对永昼的满眼无奈。

并且仔细分析,薄雾浓云还有一种渐进关系,从薄雾到浓云,明显可见程度在加深。

所以,这是一个越来越……的过程。

越来越怎么样呢,毋庸置疑,是越来越无奈无聊,也是越来越失望绝望。

交代完心情之后,词作很快便转向对于时间的描述: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这句初看之下没有什么不对劲,很正常的一句描述,无非说重阳节的时候,天气已经转凉,尤其是睡到后半夜,更不是一个凉字可形容。

而是凉初透。

可如果将这样的描述联系词作前文对于心情的描绘,便不难发现其中大有文章。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主人公为什么特意提到“凉”,而且是在这特别的节日?

显然,这是一种婉转的展示,说明她孤单一人,没有亲友相伴。

如果再考虑词作者李清照的生平,便不难确认其实这是一首思夫作,因为与丈夫分离而苦念其久不返回,夫妻间难有相聚之时。

其他时间还好说,到了这种佳节之时,眼见着旁人喜气和美,各种恩爱各种甜蜜,两相对照,也难怪主人公说自己会有“凉”的感觉。

这种凉,不单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是精神层面的感触。

而尤为让人感叹的是这样的凉加上“又”的陪衬,主人公的等待与无望,思念与苦闷,已经不是一个佳节了。

二、瘦

《醉花阴》上阙是在慨叹空房寂寞,思人难耐。

词作中的凉不仅指季节引致的身体感觉,更是点明心理感受,这样解读是否仅仅为主观猜测呢?

当然并不是。

来到词作下半段,劈头一句如下: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这句讲述主人公在菊园饮酒,正是菊花开得繁茂之际,在其中流连的人不免惹上一身花香。

好像很正常的一段描述。

然而稍稍梳理时间线便会发现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可不是,上半段从愁永昼到半夜凉初透,已是完整一日,如此下半段说到黄昏,该如何理解?

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此黄昏并非当日,而是后一日的黄昏,如此时间线就能接得上。

第二种可能,此黄昏不是按时间线记述,而是主人公的回忆。

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思人之心切切,脑海中闪过白天东篱把酒的画面,更加凉彻心扉。

显然,后一种解读放在整首词作中更加妥帖自然,也更符合人物所处的场景与心境。

这也从侧面再一次印证主人公所说“半夜凉初透”并非单单指身体上的感觉,而更包括心理上的感受。

词作至此,作者唯恐旁人还是不太能明白她的所思所感,干脆在最后一句点破前文: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句恰似神来之笔,将花与人相较,非以花比人,却反转过来以人比花,道人比黄花瘦。

东篱把酒,人瘦胜花,此情此景,当真叫人叹息复唏嘘。

结语

人比黄花瘦的佳人惹人疼惜。

这种瘦,乃至比黄花还瘦,不是瑞脑消金兽可以安抚,也并非东篱把酒可以忘却。

纵然有暗香盈袖,但袖中空空,身边无人,那种失落和失望,才最让人无法忍受。

什么时候,佳节,才会成为真正的佳节?

什么时候,才会慨叹良辰苦短,同样把酒黄昏,却可以有人相伴相拥,幸福地期盼地久天长?

彼时的佳节又重阳,同样的句子,却是完全不同的心情。

一个心底空空,一个眼里有光。

女人到底是需要被爱和被呵护的。

被爱和被呵护的,又岂止是女人呢?

在爱情当中,在甜蜜的爱情当中,谁还不愿尽卸虚饰,成为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那被爱被呵护又爱和呵护的孩子。

玉枕纱厨,瑞脑消金兽。东篱把酒,有暗香盈袖。

女人,男人,幸福的样子,或许就该是那样的吧?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畅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