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方法论(认识论的方法论的意义)
导语:蜕变记|认识论重于方法论
认识论重于方法论
蜕变记001天 | 文/零一
于文博老师说过:“认识论重于方法论。”
很多时候我们在去做一些事之前,不必问方法,而要先去多角度地认识这是怎样一个事情。就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做了会怎么样?不做会怎么样?做这个事情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我可能需要花多少时间去做?我要做到什么程度?……
有人心里在叫了:“哇塞,做一件事情要这么麻烦啊,太难了,我又怎么可能有时间想那么多呢?太小题大做了吧?……”
对,很多人被这样的观念所限制,因此在这样的观念中止步不前。
打破限制,第一步:认识什么叫: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哦…会做的人肯定不难了,可我就是不会做呀。——又是限制性思维反应,你怎么就不想想人家是怎么会的呢?难道是天生就会的吗?
是耶,学的呗。但我就是学不会啊。——恭喜你!你可以不用学了。下一个……
你是说认识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吗?
对!是一回事。而当我们对人事物景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我们自身就会生发出各种方法,而这些方法的匹配度会因为我们认识的深度而提高。
为什么“会者不难”?
你吃饭难吗?不仅不难,而且一日三餐从未错过吧。但是想想你小时候得花多少时间来学吃饭啊?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超越情绪,超越自我,也是要学的,要练的。从来没有天生就会的。实际上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很多人真的“不会吃饭”,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全然不顾给身体推积了多少负债,这是要还的。(我曾经亦如此)
“认识论”没有我们相信的复杂。世界虽然很大,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折腾来折腾去就四个对象——人、事、物、景。生活中那些没完没了的锁碎的事情,其实都是由同一个源头繁衍出来的。所以一旦我们对一件事情认识得足够深,我们就能做好这件事,再深,我们能做好同类的事情,再深,我们还能跨类使用……这就是成功可以复制的原因(道够深,复制顺利;道不够深,复制受阻。)
自我训练:
1、认识你从小到大是怎么认识人、事、物、景的?各要经过怎样的过程?
2、随时随地开始认识身边的所有一切吧。
目的1:打破“我不会”的习惯模式。
目的1:掌握“认识”这个工具的应用。
警醒: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