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生物膜结构的探索流程图)
导语:高中生物“干货”考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今天我们接着更新在高中生物中非常重要的考点之一——生物膜的探索历程,这个考点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大题里面的填空题倒是出现贫困率很低呢。
秘诀就在于按照时间线索来记忆和回顾,那么开始啦:
1、首先在1895年,生物学家欧文顿运用了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生物的细胞膜进行了通透性实验,实验工作量达到了上万次,之后有了重大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的化学物质通透性不一样,凡是酯类物质更加容易进入细胞,根据物质的相似相溶性,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2、在欧文顿的实验之后,20世纪初,其他的科学家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细胞膜,并且首次分析了它的化学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至于为什么把实验材料选择为哺乳动物红细胞,是因为它没有其他的细胞器膜和细胞壁,便于细胞膜的分离。
3、接下来的实验提出了假说:细胞膜的脂质是双层的。荷兰科学家在1925年用丙酮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当然利用了相似相溶性啦!将脂质分子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所以推测细胞膜的脂质是双层的!
4、可是细胞膜的成分还有蛋白质啊,所以罗伯特森这位生物学家出现了:在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这是著名的“三明治”结构,罗伯特森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但是他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的,所以这也是静态模型,会考哦!(静态模型)。
5、其他的生物学家不淡定了,非要证明细胞膜不是静态的,然而成功了。1970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发现人和老鼠的细胞膜融合了,这是著名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于1972年,这两个人的名字一定要记住啊:桑格和尼克森!他们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就是蛋白质是镶嵌在膜上的哦!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并且为多数人所接受。
7、然后是两个著名的通道:1988 年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相隔十年,1998 年美国科学家麦金农测出了钾离子通道的立体结构。
那么关于细胞膜的研究历史,我们已经顺的很通透啦,同学们理解记忆,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自己哦!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