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观的意思(《游褒禅山记》作者有哪些感悟或心得)
导语:《游褒禅山记》——观文,是观景,亦是感受人生
古文的美在于它不仅描摹山水画卷,给人一种自然体验,而且能让读者从中收获生活与做事的哲理。《游褒禅山记》作者在行文时,表面看是在描写一种社会现象,而实质在于传达自己的人生感悟。
王安石通过游览褒禅山,引发出颇有见地的哲理,有关“志、力、物”的观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首先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有志者事竟成”;其次,还要考虑自己的实力,如果力不从心,即使有坚强的意志力,愿望也会落空;而客观存在的种种物质条件也不可或缺。成功者必定在“志、力、物”三方面相辅相成。游览‘世之奇伟瑰怪之观’是这样,做人做事,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理想又何尝不是这样?
观今之社会,急功近利者比比皆是,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遇到困难挫折就掉头走回头路,在原来的起跑线上徘徊,故他们不能看日出于险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力,自信的实力,最后还要看外部条件。古人有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之谓也。何为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那些在失败面前不屈不挠,屡败屡战的人,他们精力旺盛,工作努力,自身有超强的实力,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熟练把握外部环境,为我所用。
因此,我们在做事时,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有信念,坚持自己的方向,有卓越的意志力,坚忍不拔,并怀有一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心,另外,我们还要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增加知识储备,任何时候,实力都是第一位的,看似无法把握的客观环境,如果我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那么我们也会为自己挣得更多成功的可能。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往往不是被外物打败,人本身才是失败的根源。就如作者所说‘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如,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欲以悔其随之。’三思而后行,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有主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可取。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要坚持心中真理之引导,对事对物有自己的思考,权衡利弊,最后做出选择。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全力以赴去追求、追逐自己心中的梦,也许目标依然遥远,也许理想依然是一帘幽梦,但是我去做了,用自己的所有努力,坚持不懈,不抛弃不放弃,有痛有泪,也有收获,到最后即使失败了,别人也无权来指点斑驳我的行为。有梦就去追逐,既然追逐就拼尽全力,尽吾志。
观文亦是观景亦是感受人生,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观景怡情,睹物思怀远,一篇文章,区区几百文字,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哲理。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华山”。今言“华”如“华实”之花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欲以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关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至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其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予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你还记得这篇文章吗?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面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