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撇画的书写技巧(怎样写好撇画)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如何写好撇画,历代书家如何处理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撇画的书写技巧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撇画的书写技巧(怎样写好撇画)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27——撇的写法

1.撇的中线

横竖怎样写,我已经讲过了。今天开始讲撇捺。

第一,撇的中线。

1.1什么是撇

横竖是平和直两个方向的线条,撇捺是斜线。一撇是从3号位写到7号位。凡是这一方向的行笔,结果都是撇,这个方向特别容易引起偏锋。为什么呢?

因为大多数人是右手执笔。手腕不够左,走7号位就会偏锋。7号位中锋行笔,手腕要特别偏左才可以。这大幅度的反手,姿势不大舒服。因为不舒服,所以就会本能地缩短反手的距离,先写一段右,慢慢回到左。这样一来,撇就包括两个动作,先右后左,成为一根曲线。于是,撇就有两种了。

两种撇,都是从3号位开始写向7号位。一种是直的,行笔的时候手腕向左,一左到底。只有一个动作,书法中称之为啄。另一种是曲的,行笔中要扭动手腕一次,先右后左,两个动作,这一种撇书法中称之为掠。

1.2掠

大多数的人,心中的一撇,都是掠,就是曲线。因为掠有两个动作,所以通常都比较长,有些人称它为长撇。不过,

长撇不是书法的专用名称。

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天"字,你看这一掠,犹如弯月,弧度很漂亮。

要注意,我现在讲撇的中线,只是行笔部分。它还有一个起笔,一个收笔,这等下再讲。

这是《兰亭序》"大"字,掠笔和刚才一样。是换手腕写出来的弧线。此外,另有一个明显的起笔,一个锋利的收笔。

1.3啄

啄的用处也很多,有些人把它叫做短撇、平撇。我建议大家用书法术语,啄。

这是王羲之《兰亭序》的"永"字,右上角那一笔就是啄。

王羲之《丧乱贴》"之"的啄,跟刚才那个"永"字的啄,是同一个类型。

有时候,一啄很细很瘦,但粗细并不影响它的归类。这是《阴符经》的"之"

字,这一啄是用一分笔写的。

文征明写的"公"字,啄笔很挺拔,

"蟠",虫字古写起手有一啄。

"丘"字,起手第一笔,也是啄。行笔中间没有换手腕。

2.撇的起笔

第二,讲讲撇的起笔。前面讲横竖的时候,我已经把主要起笔归纳为五种:露锋一面锋起笔、露锋两面换起笔、露锋三面换起笔、藏锋一圈起笔、藏锋两圈起笔。

2.1一面锋起笔

一面锋起笔就是看得见一个尖,起笔中线和行笔中线之间无须扭手腕。这是最简单的起笔。

王羲之偶然也有一面锋起笔,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能"字,起手一撇就是用一面锋的。

这个"外"字第一撇也是一面锋。

2.2两面换起笔

两面锋起笔,起笔和行笔所用的侧面不同。要扭动一次手腕来调整中轴。两面锋起笔,可以从左起,也可以从右起,它会影响到行笔时手腕在左还是在右。

右起笔,行笔手腕在左,近于写一竖。左起笔,行笔手腕在右,近于写英文的S。

这一撇是两面换,右起笔。

这也是右起笔的两面换。

2.3露锋三面换起笔,有竖起笔和横起笔之分。横起笔的头,有点像一个天鹅的样子。王羲之作品中经常有这样的起笔。

这个"今"字,是三面换竖起笔。

这个"谢"字,是三面换横起笔。

你看是不是有点像天鹅头的影子?

我们临贴的时候,要看清楚他是用什么方法起笔的。

这个《兰亭序》中的"九"字。一撇,这不是两面换,是三面换,是天鹅头。

"随"字中间这一撇的起笔,也是三面换天鹅头。

2.4藏锋起笔

藏锋起笔,前面讲过了,是反向起笔,绕一圈把尖锋痕迹抹掉。转圈顺时针,反时针都可以。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故"字这一撇,就是藏锋起笔。

2.5藏锋两圈起笔,其实是用了四个面。这里是右左上下,写了两个圈。

你看这个王羲之《兰亭序》"和"字,起手第一笔,究竟是一撇还是一横?这短短的一横,其实是一个放大的起笔。也就是右左上下两圈起笔法。

这是智永写的"秋"字,第一撇两圈起,他稍微露了一点尖锋。像这样的形状,我建议都归入蚕头。

3.撇的收笔

第三,撇的收笔。我们已经知道,线条的尾巴通常有三种:断尾,是用挫笔的结果,圆尾可以用顿笔写出来,还有一种尖尾,把尖锋拉到线条的最后。这个动作叫什么呢?这是揭笔。

你看,智永这一撇是断尾,用挫笔写的。《真草千字文》"磐"。

这是圆尾,可以用顿笔写出来。王羲之《丧乱贴》

这是尖尾,但有点问题,你看这个"矣"字的一撇。尾巴虽然是尖的,但是笔锋有点散了。王羲之《兰亭序》

这个"左"字的一撇,尾巴也是这样。

在行草书中,为了提高速度,有时候用侧锋直接拖出这个尾巴。这是侧锋写的,不是尖锋写的。

我们知道,行笔时因为中轴弯曲,尖锋总是落在后面。当写到一根线尾巴的时候,整个笔锋往上而离开纸面。结果收尾实际上是侧锋滑过。尖锋没有写到尾部,造成尾巴松散。

如果要用尖锋写出尾部,就要用到揭笔这个动作了。

《玉堂禁经》说:"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也是三句话,我来给大家解释。

第一句话:"九曰揭笔"。这里讲到的"揭",是指揭腕。古代书法论著中经常提到"揭",都是指手腕动作。

《玉堂禁经》有六次提到"揭"。在:"结裹法"这一章中,又讲了"揭腕"这个术语的意思:"夫言左右揭腕之势者,"令"、"人"、"入"等字是也。

跟"九用"比较,都是指写撇捺的收笔动作。而且有"左揭腕"和"右揭腕"之分。再举个例子,传为元人所著《书法三昧》这样说:"左为左揭腕,右为右揭腕,皆不可无力。"

所谓左右揭腕,讲得浅白点,就是翻手掌。左揭腕就是掌心向左,右揭腕就是掌心向右。

第二句话定义:"侧锋平发"。请大家注意,这里"侧锋"和"平发"是两个动作,不是"以侧锋平发",这样变成只有一个动作了。唐人讲的"侧锋",是把笔锋倾侧过来,这个"侧"是动词,倾侧笔锋就是扭动手腕。这样一来,就改变了原来的中线,你看行笔时笔心是弯曲的,6号侧面在纸上,如果这样结束,就是断笔。当你倾侧笔锋,将笔心扭向新的9号方向,这一下原来的6号侧面就离开了纸面,断笔不会出现了。然后你把尖锋沿着新的9号方向中线拉到尾,"平发"收笔,这样线条尾巴就会十分尖利。

第三句话举例:"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

"人"、"天"两个字的脚,就是撇和捺的脚。"鸟爪形",形容尖利。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有一个"菜"字,很多人不理解这最后两笔撇捺的写法。以前是看不清楚,现在放大了也不容易理解。这两笔就是用揭笔写的,只不过写得明显了一点。但给我们看清楚了他手腕的摇动的方向。

王羲之《兰亭序》中,写尖尾时有时用侧锋,有时用尖锋。这个"不"字的一撇,就是尖锋尾巴。

这是《兰亭序》中的"今"字,看清楚了,这一撇行笔是7号位,收笔是4号位。他是换了方向的,而且是尖锋到尾。这就是用了揭笔的结果。

王羲之《得示贴》的"故"字有一个短撇,看有点像一竖,问题是为什么尾巴左边似乎缺了一块?其实就是揭笔时,笔锋向右倾侧的结果。

揭笔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如横的收笔。如果你想收出一个尖利的尾巴,就可以用揭笔这个技法。

两面锋:尖锋到尾。

上一堂课讲到智永《真草千字文》这个"位"字,收9号位,一竖补了一个尖尾巴,所谓尖锋到尾,其实就是揭笔收尾。

今天,讲了揭笔,"九用"还剩两个。已经讲过的这七个用法,希望大家多加练习。

撇的起笔,跟一竖是差不多的。一面锋起笔。两面换起笔,三面换竖起笔,三面换横起笔,藏锋倒起笔,两圈起笔,右左前后。这样几(6)种。

今天另外一个练习,就是揭笔。你可以选择简单的两面换起笔,拉下来,写完的时候毛笔侧,然后用尖锋出。这样呢,这尾巴就比较实。而你侧的方向呢,是可以控制的。

比如说,两面换拉下来,你侧,然后拉,那么这个尖到了右面。你也可以平出,两面换拉下来,侧,然后平出。那么你可以看到,这个尖锋的方向,都不一样。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做的练习。

本节要点:

竖撇分两种:啄走直线,掠走曲线。

撇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各种写法。

揭笔是改变中线、尖锋收尾的方法。

要点解读:

思考题:

"揭笔"和"衄锋"都要扭动中轴,那么这二者有什么不同?

试写啄或掠,分别用侧锋和尖锋收尾,比较二者的不同。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如何写好撇画,历代书家如何处理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