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朱高煦和朱瞻基什么关系(朱瞻基忍了朱高煦两次为何第三次不忍了)

导语: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深度解析汉王之乱的败因

前言: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朱允炆的四叔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叛乱。战争持续了三年,最后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身死国灭。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5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皇太子朱瞻基继位。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朱瞻基的二叔汉王朱高煦在山东乐安起兵叛乱。战争持续了不到一个月,最后朱高煦被抓回北平,全家死绝。

同样的以叔夺侄位,为何一个历经千辛万苦终获成功,一个短时间内灰飞烟灭?笔者结合史料,试图为您完整的还原汉王之乱的失败原因。

一、朱高煦和朱棣之间的差距

朱棣的履历

朱棣,洪武三年封燕王,洪武十三年之国北平。此后朱棣的岳父,明初第一名将魏国公徐达自洪武十四年居守北平,一直洪武十七年年底返回南京。期间差不多三年多的时间,朱棣一直日夜在徐达身边接受教诲。

洪武二十三年,31岁的燕王朱棣作为主帅,率师讨伐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当时作为燕王副手的是颖国公傅友德,以及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等一代名将。此次北伐,明军兵锋直指迤都(迤都在元朝名为益图,为大漠南北交通要地,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干嘎南。),咬住、乃儿不花等皆归降了明朝。

洪武二十三年闰四月癸亥朔,今上平乃儿不花捷奏至。上喜谓群臣曰:“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一》)

朱棣

洪武二十四年、洪武二十五年,朱棣所属的燕山三卫两次对朵颜三卫进行讨伐。(朵颜三卫面对明军的攻击根本不堪一击,所以说朱棣后来靖难时向其借兵,简直是滑稽无比。)洪武二十八年,燕山护卫官军再次奉命北上搜捕女真野人,后来的燕军大将张玉也参与了本次军事行动。洪武三十年,朱棣又和三哥晋王朱棡一起统兵大举出塞。

由此可见,朱棣自洪武十三年就藩,到建文元年举兵,对北平城的经营近20年。期间先是接受其岳父徐达长达三年的培训,此后又屡次统兵出塞,实战经验丰富。而燕山三护卫官兵打过北元,打过朵颜三卫,打过辽东女真,其战斗经验远非南方官军所能比拟。

朱高煦的履历

朱高煦,洪武年间封高阳王,永乐二年封汉王,永乐十五年之国乐安。在三年的靖难战争里朱高煦出生入死,奋勇冲杀,多次救其父朱棣于危难。即使和靖难功臣朱能、丘福相比,朱高煦的功劳也不遑多让。在日后宣德朝编纂的《明太宗实录》中虽然隐去了大量朱高煦的战功,但《明史》却对他做了一个比较公正的评价。

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徐辉祖败燕兵于浦子口,高煦引蕃骑来。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高煦麾蕃骑力战,南军遂却。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汉王、太子、赵王

但是朱高煦的弱点在于第一他没有独立挂帅的经验,第二自从靖难之后就再也没有打过仗。也就是说等到起兵之时,朱高煦已经二十多年没打过实战了,他对战场的嗅觉将不可避免的退化。

永乐三年,朱棣改大宁前卫、济州卫、天策卫为汉府三护卫。但在永乐十四年,朱棣以汉王“阴蓄异志”的理由,削去其左、右二护卫。也就是说汉王在永乐十五年就藩山东乐安州之时,身边仅有一护卫官军,而且从未经过战阵。而乐安城既远不能和北平相比,朱高煦在此经营也不足十年。

从个人勇武、统帅能力、根据地实力、护卫军战斗力来看,朱高煦和他爹朱棣相比恐怕只有个人勇武一项可打个平手,其他三项都天差地远。可以说朱高煦一开始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朱允炆和朱瞻基的差距

赶鸭子上架的朱允炆

朱允炆在洪武二十五年九月被册为皇太孙,其实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无奈之举。因为他爹朱标,朱元璋培养了25年的皇太子突然去世,造成朱元璋只能选择年方16的朱允炆为接班人。

为了朱允炆能顺利接班,朱元璋被迫对以冯胜、傅友德、蓝玉为首的开国勋贵集团举起屠刀。一番腥风血雨之后,明朝固然是没有了武将乱政的危险,但朱允炆也就此被文官集团牢牢地掌握在手中。文官们最大的优势是嘴炮无敌,但一碰上真刀真枪的厮杀就没辙了。而朱允炆自己实施的暴力削藩政策,又使得朝廷失去了当时还拥有不俗实力的在外亲王的支持。

久经考验的朱瞻基

和朱允炆不同,朱瞻基自出生以后就深受其祖父朱棣的重视。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北伐,朱瞻基以皇长孙的身份留守北京。此后更以留守期间优异的表现,在永乐九年被册立为皇太孙。可以说朱棣在皇太子朱高炽尚未登基之时,就隔代确定了第三代皇帝的人选。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北伐,皇太孙朱瞻基被朱棣带在身边亲历战阵。

(永乐十二年三月)庚寅,车驾发北京,皇太孙从行。先是,上谓侍臣曰:“朕长孙聪明英锐,勇智过人。今肃清沙漠,令侍行,俾知用兵出奇之法。亦使躬历行阵,见将士之劳苦,知征伐之不易。”(《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九》)

永乐十三年,朱棣为朱瞻基设府军前卫亲军指挥使司,一般简称为皇太孙亲军。按照明朝的军卫制度,卫指挥使司设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而这支皇太孙亲军的规模是普通军卫的五倍,共有25个千户所,指挥使五员,指挥同知十员,指挥佥事二十员。更关键的是,府军前卫亲军指挥使司是由天下各卫所的幼军组成,这些人日后都要回本卫所袭职。他们现在效忠皇太孙,将来效忠皇帝,可谓是一脉相承,水到渠成。

朱棣、朱瞻基祖孙俩

由此可见,撇开个人能力不谈,朱允炆匆匆上位,只接受了朱元璋6年的培养。而朱棣自永乐五年起就开始系统性地对朱瞻基进行培养,期间足足有近20年的时间。朱瞻基无论是政治成熟度还是在军中的人脉,都远非朱允炆可及。朱高煦的对手,要远比当年其父朱棣的对手要强大的多。

朝廷将帅间的差距

朱棣起兵时,朝廷方面仅剩下长兴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两位开国元勋,二代勋贵也只有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江阴侯吴高、安陆侯吴杰等寥寥数人。杨文、平安、盛庸等将领在前期也并不太受重视。

但朱高煦起兵之时,当年的靖难功臣还大有人在。比如英国公张辅、武安侯郑亨、广平侯袁容、安远侯柳升、阳武侯薛禄、平江伯陈瑄。而朱棣也没有像朱元璋那样通过蓝玉案大加株连,造成中高级武官的断层。

而朱高煦只能和当年其父朱棣一样,依靠手下护卫的中下级指挥官作为自己军中主力。由于缺乏实战,我们无法评价朱高煦的手下一定比朱棣的手下要弱,但他们的对手毫无疑问要比当年的朱允炆强。

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朱瞻基吸取了朱允炆的教训,在叛乱发生之际就果断亲征。不但震慑了叛军,也统一了官军的思想。

战术上的差距

有些时候笔者经常怀疑汉王之乱是不是“被迫营业”,因为朱高煦完全没有当年在靖难之时的灵活善战,笔者就来分析一下他和他爹朱棣在战术上的差距。

朱棣起兵后立刻对北平附近的官军主力发动主动出击,避免了腹背受敌的危险。而朱高煦至始至终困守乐安,对于此前联络的山东都指挥使靳荣、青州左卫指挥史诚、德州卫指挥郑兴等人,朱高煦却无法将他们合兵一处。朱棣在朝廷大军集结之际,果断率兵北上大宁,取得了和宁王朱权的联手,扩充了自身的兵力。而朱高煦则既不能向西进入河南,和弟弟赵王朱高燧联手。又不敢南下奔袭南京,先和朝廷来个划江而治。虽然朱瞻基已调遣内官谭顺南下,监督平江伯陈瑄镇守淮安。但当年驸马都尉梅殷同样镇守淮安,不还是让燕军拿下了南京?最最令人震惊的是,在朝廷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朱高煦竟然没有备城一战的勇气与血性。如果是史料遭到篡改,但很难一点不留破绽,只能说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汉王曾经和朝廷干过一仗。

宣宗平叛

结语:汉王之乱,之所以看上去像一场儿戏,是因为双方的实力太过悬殊。从笔者的分析可以看出,朱高煦本人的能力既不如他老爹朱棣,对手朱瞻基又远强于老爹的对手朱允炆。宣德年间朝廷的军事实力既强于建文年间,朱高煦又缺乏其父朱棣的果敢和胆略。从各个层面上说,汉王之乱是朱高煦本人对其命运无奈的怒吼,但却葬送了汉王一脉全家的性命。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快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