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处是什么意思(静处守心下一句是什么)
导语:静处下手对吗?(三)
在罗念庵处,不取良知“当下”显现于感性经验层的“显在”义,而归入不睹不闻的“隐微”义,良知“由显入微”,“由见归隐”,便取天命之性、不睹不闻、隐微、独、静、虚等形上的特性,以此与感性经验层保持着隔越。(注:这里必须要指出一个问题,就是过分的将其分野或明细沟壑,实非必要。从而,未有文成,只达天听者 ,谬矣!)
阳明先生以“良知”所指示终极存在,其意图在于揭示道德本体为人人本有的先天普遍存在,普遍根据者可当下有功夫入手处,高明者可以此上达天德,诚如王龙溪所云:“良知”二字,是彻上彻下语。
罗念庵亦赞叹说:
(阳明公)以良知提缀人人,便易于领略提摸,亦便实时便可下手用功……,故“致良知”三字,彻上彻下,可以与三尺童子言之,虽至皓首亦难了当。所谓愈易简而愈高远也。
同时罗念庵又反诸《大学》、《中庸》、《易传》寻求解释依据:
要言之,言道之原,即曰不睹不闻,曰隐曰微,曰独曰未发。
道心之言彸,性心之言定,无欲之言静,致虚之言立本,未发之言寂,一也。
此其至虚之体,私欲不留,即前之所谓未发,所谓天性,所谓至善,同出而异名焉耳。
如此,良知便是《大学》里所谓的至善、定、静,便是《中庸》里所谓的天命之性、未发之中,《易传》里所谓的“寂然不动”,此与聂双江对良知的规定是一致的。如:
今之言不睹不闻,亦是欲立行至精密处……,不睹不闻,即吾心之常知处。自其常知不可以形求者,谓之不睹;自其常知不可以言显者,谓之不闻。固非窈冥之状也。
心体惟其寂也,故虽出思发知,不可以见闻指。然其凝聚纯一,渊默精者,亦惟于着已近里者能默识之,亦不容以言指者也,是谓天下之至诚。
罗念庵不以当下显在的自然明觉指示良知,而是指向形而上的道体,其存在样态超越了经验层的形象、语言,所谓“不可以形求”,“不可以言显”;亦不可以经验意识(见闻、语言)来探求,只能以内在的体证来“默识之”、“凝聚纯一”、“渊默精深”是对其良知样态的描述。聂好江与罗念庵类似,多以隐微密藏的形上特性特征形容良知,如形容良知为虚、寂、独、密。“心四者,同出而异名,均之为未发之中也,虚寂言甚湛一之体,密独言其归止之奥”。
所谓“体用显微,只是一机”,(注:此处是儒宗修行的重中之重)“无声无臭,至微而显,诚之源也”。龙溪先生对此颇能相应,他一方面肯定良知的形上义、隐微义,所谓“吾儒未尝不说虚,不说寂,不说微,不说密,此事千圣相传之秘藏,从此悟入,乃是范围三教之宗”,并称道体为“密体”,但这只是就良知本体的特性而形容之,此“密体”的存在样态,则是“本无上下两截之分”,“显微隐见,通一无二如”。如此,“良知者,自然知觉,微而显,隐而见”,良知便是即显即微、即见即隐、通一无二的存在。而罗念庵、聂双江则偏重于良知的隐微性存在,以此于经验界保持着一种隔越,并以这种隔越来与欲根、知觉划清界限。
故罗念庵在承认良知寂感动静的一贯性的前提下,并强调未发、寂体的首出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曲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