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发展四阶段实验
道德发展是指人类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心理认知发展和社会经验积累,逐渐形成和树立起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反映出个体在道德行为上的不同层次和进化过程。而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则是普遍被认为是人类在道德方面成长的经典模式,也是通过大量心理学实验验证的结论。
道德发展四阶段实验
一、道德发展阶段
1.前道德阶段:在此阶段中,个体学会对矫正自身行为的标准进行了解,但它们的行为仍然是基于自己获得某种利益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与其他人共同生活。
2.常规、与他人的互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个体对规则常规的重视,这些规则常常有利于与他人共同生活,个体的行为已经不再是自我利益驱动的。
3.外在道德准则的拥抱:在此阶段中,个体开始明显重视社会普遍接受的外在道德标准,即便这些标准与其个人利益相悖,个体仍然会对这些标准偏向服从。
4.规范道德阶段:在此阶段中,个体已经可以基于其深刻的内在伦理概念,判断对错和好恶,并遵循自己的良心和义务来行事判断,即使这些决定会与外在规范不同。
二、道德实验的研究
四个道德发展阶段的实验主要来自于Jean Piaget和Lawrence Kohlberg。两位哲学,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观点,强调孩子在道德方面的进化。两位学者的研究有许多相似点,也有不同之处。Piaget在其研究中使用了“天真时期”、“常规阶段”和“道德主义”阶段。
Kohlberg则将阶段分为了三个水平—预成语、常规和后常规,并在各个水平中又分出了两个阶段,这样就共有六个阶段。这个过程始于拥有自我感知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儿童,并结束于具有成熟道德判断能力的成人,这通常情况下需经历这些阶段。
三、相关实验方法
道德发展的研究通常基于对一个题目或故事的反应。在这些实验中,实验者提出了不同类型的问题和情境,以便评估被试的道德发展水平。具体包括“moral dilemma”(道德困境)、“moral judgment”(道德判断)和“moral reasoning”(道德推理)等。其中,特别经典的是Heinz小经历的故事,这个故事中描述了一个男人必须窃取一种昂贵药物来救治他非常病痛的妻子的情境,请研究者来解决这个道德纠结的问题。
四、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Piaget和Kohlberg的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道德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个体差异和文化的影响。首先,不同文化对道德行为的评判标准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文化或不同情境中,人们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其次,心理因素如身份认同、情感和人格,以及社会因素如家庭教育和学校习惯等,都可能影响个人的道德发展。
总之,道德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可以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的道德行为提供指导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