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没有暖气的东北怎么过冬(东北没有暖气用什么制热效果好)

导语:没有暖气的老东北,你知道是啥样吗?

作为一个江苏人,读迟子建的这本《会唱歌的火炉》,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南北方的巨大差异。

迟子建是个老东北,60后,作家。童年是在大兴安岭的山野中度过的。这本书,是她的童年回忆录。

没错,迟子建,是个女的。

关于南北差异,且容我慢慢道来:

1首先,是气候

冬季特别漫长。

9月份就开始下雪,零下三四十度是正常,一直到次年5月,才算开春。

这么冷的天,没有暖气,要不停地烧炉火。所以开篇就讲了上山砍柴。

漫山遍野的树,不是想砍就砍的。老百姓只能砍枯树、杂树,上等木材由公家砍伐。

迟子建的父亲,是个有节操的文人,每次带孩子上山,从不砍公家的树,经常很晚才回去。

迟子建跟着父亲,对树的材质、抗不抗烧,一肚子数,简直像个男孩。

公家伐木,也很不易。

工人睡帐篷、喝雪水、啃凉馍,“蹚着没膝的雪去伐树,十有八九患有风湿病”。那个年代没有电锯,纯靠手锯。看到这里,莫名同情光头强一秒。

夏季,有白夜,有北极光。

这些,我只在高中地理课上学过。当时我就遐想,白夜来临,一定不要睡觉,玩个通宵!

果然,迟子建就是这么干的。她放纵地在户外玩耍,不肯回家,因为“天还没黑呢。”

2其次,是山

看迟子建 “采山”,我口水都留下来了。

各种野果:羊奶子果、草莓、蓝莓、山丁子······吃不完!

还有品目繁多的野菜、木耳、蘑菇······

我是多想挎上一只篮子,和他们一起上山啊!

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蓝莓也叫都柿,吃多了会醉,超羡慕她。平时超市里一丢丢,金贵贵的,都舍不得买呢。

采山还会遇上熊,遇上狼,虽然不是好事,可我听着,很新鲜啊。

我只在动物园见过它们,蔫不拉几的,不知它们在野外什么风采。当然,我并不想装死还被熊抓掉半边脸。

3然后,是饮食

天不冷还好,各种新鲜蔬菜,蘸酱吃或者炒着吃,和南方差不多。

主要是冬天,要提前晒好各种蔬菜干,囤在地窖里。

冰天雪地的时候拿出来,一炖一大锅,以土豆、玉米饼、高粱米为主食。听起来略糙,感觉吃不下去。

过年蒸的馒头、豆包啥的,就放到外面冻着。也是,外面零下三四十度,比冰箱强多了。

最近看到一幅图,东北的冰棒是直接放到外面卖的,我很想笑。

4习俗也有差别

说几个印象深刻的:

1,

在迟子建的家乡,老人过了70,要把棺材打起来,放在自家的菜园里。这可真是渗人,迟子建当年也怕得要死。幸好我们村没那个习俗。

2,

请人算命,要请到家里来,好酒好菜地伺候着。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算命的有这么高的待遇。

3,

与俄罗斯一江之隔,到江上洗衣服,能看到俄罗斯人朝他们招手!并且,村里还有个俄罗斯老太太!

迟子建当时不能理解,“为什么喝着同一江水,享受着同样的空气,他们说的却是另一种语言,长得也和我们不一样?”

这恐怕只有身居边塞,才能有的神奇体验吧!

5最后,一些相似

虽然跨越大半个中国,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让人会心一笑。

比如,妇女们喜欢饭后串门,认为狗是忠诚的,猫是嫌贫爱富的······这些不成文的习俗,让我深深地相信,我们在一个国家。

这本书里,迟子建的性格大大咧咧,甚至是调皮,文字也很敞亮,没有小女生的矫情,我很喜欢。

北国风光,推荐给孩子,很不错。

本文内容由小迪整理编辑!